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特兰蒂斯”与“姆”大陆之十四:天倾西北

(2010-03-22 15:39: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亚特兰蒂斯

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

作者:常健民
关键字:天倾西北 神话 自然界大灾变 世界的定向
    把中国古籍《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记载的“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也”的记录读成“神话”,一方面是学者们自己知识面狭窄而出现的无知,另一方面是某些学者为了掩盖自己保守思维定势的“遁词”。如果把“天倾西北”的天翻地复变化,看成是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界大灾变的记录,我们把现在的北极向西北方向搬回90度左右,看看可以出现什么情景吧!
    我们先把现在地球状态以球体、自转轴、自转方向标定出来,以时间坐标的西延作为通向远古的表示,那么“天倾西北”的变化就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于发生最近一次地球翻转运动以前的状态,任何人从来没有设想过,更没有人能够表达和叙述出来。笔者借用上面的示意图简单描述一下,会有助于学者和读者们考虑和接受地球翻转运动的新发现。
    1、现在的北极恢复成处于北纬20度左右位置,当北极处于太阳直接照射的极昼时期,阳光普照24小时,气候温暖湿润。完全可以生长出森林和草地。海洋里面也应该存在温暖水域生长的多种生物,这种现象俄罗斯的学者们早已经研究并发现了[1]。只是限于当时的科学知识的局限,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有了绿色的草地,食草动物必然汇聚北极和附近地区,猛犸象不会饿死吧?当食草动物已经迁徙到北极地区了,以捕猎它们为食的肉食动物自然会跟踪而至。环北极地区在地球翻转运动发生以后,为什么能够发现那么多种、现在根本不可能生活在极区气候条件下的动物遗骨的科学难题,顺手就可以得解了。很自然也很容易的事情嘛!
    3、北极极昼时期,现在堆积的冰山还能够存在吗?它们会在短期内迅速融化。提请诸位学者注意,作为大家经常当成经典资料引用的格陵兰冰芯的连续性,在地球翻转运动面前可能会遇到质疑了啊!原来总是认为“地球平稳运转,生物渐进演化”,而且地球自转轴被错误理解为恒定不变的、公认的正确观念,不得不拿到桌面上来仔细推敲推敲了。
    4、当北极极夜来临时,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运动,至少有三个月见不到一点太阳,那时候南极洲是温暖的极昼。北极处于极夜时,由于存在大量的水汽,北半球的冰冻现象向南可以达到大约北纬30度以南的位置吧?那种把频繁发生的、若干次地球翻转运动积累起来的冰冻现象,归结为冰期和间冰期的认识,是不是一种原始性的错误呢?笔者只在这里提出自己的怀疑:第四纪冰期可能搞错了!
    5、典型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交替,促进并锻炼了候鸟的两极迁飞!非飞不可。也促进了猛犸象等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在印度的古老经文中也可以查阅到印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记录(系列文章的后面叙述)。
    6、按照现代科学知识看,此时整个世界的定向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的。在学术界流传的、保留在手稿著作中的许多T—O地图,它们就是按照上东、下西、左北、右南的状态定向的[2]。西藏保存的古书图件中,也发现有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定向的。这种定向习惯被某些现代学者讥笑为“不科学”,然而正是这些人类文明的古籍,正确解读的话,应该是当时的那一期文明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啊!刚愎自用的学者在笑话古人的时候,恰好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可是我们现在居然还把那些个学者捧为学术权威。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
    7、发生地球翻转运动以后,当经历过灾难的人类遗孤重新观察并记录天空的星星时,与先民的天文图仔细对比以后,发现了“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也”的现象。笔者按照古人记录的是自然现象的认识出发,准确解读出了“天倾西北”其实就是地球自转轴向东的90度翻转现象。
    地球翻转运动是应该被学术界承认的新发现,还是以“神话”蒙蔽读者们的“学术权威”的认识正确呢?有目共睹!人微言轻加上良言微音,在错误和荒谬颇多的传统学术界中,一项创新的基础性科学发现,得罪和冒犯了诸多的学术权威们,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就没有能够早一点清醒的学者吗?

 

其他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