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与“姆”大陆之九:1.1万年前的地球
(2010-03-22 14:42: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亚特兰蒂斯 |
“南极洲就是亚特兰蒂斯”
哈普古德的假说使“南极洲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焕发了生机。根据这一学说,一些学者经过细致的计算,描述了1.1万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地质灾难:
在漫长的岁月中,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它们不均衡的离心力,终于在1.1万年前,拉转了岩浆上的地球外壳,把两极甩出南北极圈。
欧亚大陆板块的最北端——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从温暖的北温带冲向北极,数小时内滑行近2000英里,相对地心转动近30°,到了今天的位置。气温骤然下降至少60°!原来在温带平原上的猛犸象群、犀牛等巨兽,很快被冻死在零下40°以下的酷寒之中。因为只有这样的低温进行速冻,巨兽的躯体才能完好地保存到下来。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的南极大陆——亚特兰蒂斯,一下被推入了南极圈。因为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被冻死了,随后普降的冰雪在她身上形成的今天的南极冰川。
原来两极的冰山,被推进温带后迅速融化,造成了全球降温和使海平面的陡然上扬。近海陆地被淹没,局部出现洪水;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转动,造成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全球性的海啸和局部火山喷发、地震不可避免。
在这场地球的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再也得不到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消息,加上当时暴涨的海水吞没了大片陆地,所以人们误以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
1.1万年前,各大板块滑转的旁证,在中国大陆也能找到:那就是中原地区丰富的大象化石。比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象”,以及最近在成都地区发现的“象群化石”。那些大象都是亚热带物种,这说明那些地区原来位于亚热带,随着欧亚大陆板块冲向北极,那里也从亚热带闯进了北温带。象群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或者死亡或者迁移回亚热带,所以很快在中原绝迹了。
在这些一致的“全球性证据”的鼓舞下,一些学者鲜明地提出了:“南极洲就是当年的亚特兰蒂斯”。
★问题并没有结束★
尽管说“南极洲就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是仍然有它解释不了的问题。
首先,时间上相差较大。历史和考古学家发现:关于上一期人类文明结束于大洪水的传说,全世界500多个古老的民族,各自都有承传下来的记忆:都是一致的“大洪水”,而且都没有第二种说法。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把这次人类文明开始的遥远时间纪元叫做——“洪荒时代”,也是这个意思。而地球岩石圈整体滑转,虽然会造成全球性的洪水,但是它的时间是1.1万年前,而各民族祖上流传下来的记忆是:约6千多年前。
其次,位置上差别太大。亚特兰蒂斯,是古人描述的在大西洋中间的一块孤立的大陆,而南极洲在大西洋的彼岸。如果说:在西方位置上看,南极洲的方向和西方人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在方向上差不多,那么,在南美洲的位置上看,南极洲就和南美洲人传说的“在大西洋中的母大陆”,方向差别太大了。而且,如果地壳板块整体滑转,各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不变。那么,如果南极洲真是“母大陆”,南美洲人就不会传说她沉入大西洋了。因为南极洲与南美洲较近,相对位置没有变。
再者,在所有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没有关于大洪水泛滥时,大幅度降温的说法。那就进一步说明,这次人类的祖先,没有经历北极那场全球性的天灾。在时间上,两者本来就是错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古老民族在世代相传的记述中,在“经史”中,流传着两期甚至三期人类文明更替的记忆:上上次人类文明结束于“骤然降临的严寒”,上一次结束于“大洪水”。这个记忆就与地球板块滑转的推断,在时间和效果上一致了。
莫非象哥伦布为了寻找印度大陆,却偶然发现了美洲一样?科学家为了探寻亚特兰蒂斯,却找到了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遗迹——南极洲?历史又一次重现了过去阴错阳差的发现?
这是不是说:1.1万年前,全球气候剧变毁灭了以南极文明,幸存下来的人类从“建立‘新’文明”,到后来覆灭于大洪水,只维持了五千年左右?而亚特兰蒂斯,是上上次文明的代表?
如果是这样,亚特兰蒂斯还在大西洋底沉睡着,依然难觅芳综。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打开一块南极大陆的冰山,就能发现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完整档案了?
尽管问题似乎越来越多,但人类文明一期一期在天灾中更替的演变过程,却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史前文明学说,在对“迷一样的历史遗迹”的科学探究中诞生,通过小心谨慎的逻辑论证,突破了传统旧观念的框架,渐渐发展起来,以其简明的推理和有力的历史事实,赢得了人们的信赖。而人类对史前文明的探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多少文物古迹,了解人类文明新陈代谢的真实历程,它能揭示许多地球变迁和地质运动的秘密。人类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规律,才可能真正达到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哈普古德的假说使“南极洲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焕发了生机。根据这一学说,一些学者经过细致的计算,描述了1.1万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地质灾难:
在漫长的岁月中,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它们不均衡的离心力,终于在1.1万年前,拉转了岩浆上的地球外壳,把两极甩出南北极圈。
欧亚大陆板块的最北端——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从温暖的北温带冲向北极,数小时内滑行近2000英里,相对地心转动近30°,到了今天的位置。气温骤然下降至少60°!原来在温带平原上的猛犸象群、犀牛等巨兽,很快被冻死在零下40°以下的酷寒之中。因为只有这样的低温进行速冻,巨兽的躯体才能完好地保存到下来。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的南极大陆——亚特兰蒂斯,一下被推入了南极圈。因为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被冻死了,随后普降的冰雪在她身上形成的今天的南极冰川。
原来两极的冰山,被推进温带后迅速融化,造成了全球降温和使海平面的陡然上扬。近海陆地被淹没,局部出现洪水;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转动,造成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全球性的海啸和局部火山喷发、地震不可避免。
在这场地球的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再也得不到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消息,加上当时暴涨的海水吞没了大片陆地,所以人们误以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
1.1万年前,各大板块滑转的旁证,在中国大陆也能找到:那就是中原地区丰富的大象化石。比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象”,以及最近在成都地区发现的“象群化石”。那些大象都是亚热带物种,这说明那些地区原来位于亚热带,随着欧亚大陆板块冲向北极,那里也从亚热带闯进了北温带。象群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或者死亡或者迁移回亚热带,所以很快在中原绝迹了。
在这些一致的“全球性证据”的鼓舞下,一些学者鲜明地提出了:“南极洲就是当年的亚特兰蒂斯”。
★问题并没有结束★
尽管说“南极洲就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是仍然有它解释不了的问题。
首先,时间上相差较大。历史和考古学家发现:关于上一期人类文明结束于大洪水的传说,全世界500多个古老的民族,各自都有承传下来的记忆:都是一致的“大洪水”,而且都没有第二种说法。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把这次人类文明开始的遥远时间纪元叫做——“洪荒时代”,也是这个意思。而地球岩石圈整体滑转,虽然会造成全球性的洪水,但是它的时间是1.1万年前,而各民族祖上流传下来的记忆是:约6千多年前。
其次,位置上差别太大。亚特兰蒂斯,是古人描述的在大西洋中间的一块孤立的大陆,而南极洲在大西洋的彼岸。如果说:在西方位置上看,南极洲的方向和西方人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在方向上差不多,那么,在南美洲的位置上看,南极洲就和南美洲人传说的“在大西洋中的母大陆”,方向差别太大了。而且,如果地壳板块整体滑转,各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不变。那么,如果南极洲真是“母大陆”,南美洲人就不会传说她沉入大西洋了。因为南极洲与南美洲较近,相对位置没有变。
再者,在所有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没有关于大洪水泛滥时,大幅度降温的说法。那就进一步说明,这次人类的祖先,没有经历北极那场全球性的天灾。在时间上,两者本来就是错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古老民族在世代相传的记述中,在“经史”中,流传着两期甚至三期人类文明更替的记忆:上上次人类文明结束于“骤然降临的严寒”,上一次结束于“大洪水”。这个记忆就与地球板块滑转的推断,在时间和效果上一致了。
莫非象哥伦布为了寻找印度大陆,却偶然发现了美洲一样?科学家为了探寻亚特兰蒂斯,却找到了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遗迹——南极洲?历史又一次重现了过去阴错阳差的发现?
这是不是说:1.1万年前,全球气候剧变毁灭了以南极文明,幸存下来的人类从“建立‘新’文明”,到后来覆灭于大洪水,只维持了五千年左右?而亚特兰蒂斯,是上上次文明的代表?
如果是这样,亚特兰蒂斯还在大西洋底沉睡着,依然难觅芳综。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打开一块南极大陆的冰山,就能发现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完整档案了?
尽管问题似乎越来越多,但人类文明一期一期在天灾中更替的演变过程,却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史前文明学说,在对“迷一样的历史遗迹”的科学探究中诞生,通过小心谨慎的逻辑论证,突破了传统旧观念的框架,渐渐发展起来,以其简明的推理和有力的历史事实,赢得了人们的信赖。而人类对史前文明的探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多少文物古迹,了解人类文明新陈代谢的真实历程,它能揭示许多地球变迁和地质运动的秘密。人类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规律,才可能真正达到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