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记:你吃过楮不揪吗?

分类: 散文小说 |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7f6cf235cd234321b24ef45b61f10b2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82323609&x-signature=Cj17Z8HdTIF2UT6W8wXaL669SRA=
前几天大妞的姑姑在朋友圈晒出一盆春菜,我以为是香椿嫩芽,她说安徽老家把这个叫楮不揪。因为长得比较高,需要用钩子钩下来,“河南人、安徽人喜欢吃这个,比槐花好吃”。
这个名字我从来没听说,于是百度了一下,原来楮不揪又叫楮树揪,是楮树在春天结出的穗子。可以摘下来,清洗干净后裹上面粉,倒上香油,清蒸凉拌着吃,也可以裹上面粉后放入油锅里油炸着吃,还可以炒鸡蛋。
楮(ch)树,通称构树。杭州很常见的落叶乔木。叶似桑叶而粗糙,老同事严大伟说,小时候找不到桑叶的时候,会用楮树的叶子代替。楮树叶子很有特点,呈三瓣,可作猪饲料。听说猪很爱吃。
楮树是雌雄异株,雄楮树春天长楮不揪,雌楮树夏天长红果。果子是圆球型,先是青色,成熟时变成红色,类似杨梅,所以又叫“假杨梅”。味甜,可以吃。
印象中,楮树红果在夏天便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一直延续到九十月份。果实掉到地上,因为太过柔软,通常是摔得稀烂,也是夏天树下的一景了。
楮树最知名的功用应该是树皮可造桑皮纸,是制作上好宣纸的原料,所以楮古时亦作纸的代称,如“挥毫命楮”,楮墨,楮币。
《诗经小雅鹤鸣》中就曾提到楮树:“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榖”,就是指的“楮树”。
因为可以造纸,楮树皮经常被人割了一道道口子。有点疑惑,这样割下来的树皮可以用吗?
西泠印社的王佩智先生曾在朋友圈晒出楮树的刀痕,附诗一首:
记事画蝌蚪,占卜刻甲骨。
上下五千年,汉字续祖谱。
偶见构树粗,刀痕裹泪珠。
横七竖八道,何人写天书!
知道楮不揪后,三月的最后一天经过潮王路,就在桥边看到一棵巨大的楮树,树上挂满了穗子。以前肯定不会留意这是什么,但是这次见到,叹为观止满是穗子的树冠的壮观。
看我拍照,旁边开店的女人走过来说,树上这个东西是可以吃的。春天的时候,经常有人过来摘,但是长得太高,只能摘下面够得着的。果然,最下面的树枝都是光秃秃的。她又摸了摸树皮,上面都是刀痕,“第一年割了,第二年又会长出来。这种树长得很快,十年就已经长得那么高了”。她在这里开店十年,看着这棵楮树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