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画院第九期创作培训班开班,培养诗书画印四全的国画人才

分类: 文化/读书 |
9月1日下午,杭州国画院第九期创作培训班在国画院创作培训中心隆重开班。
本次活动由杭州国画院金鉴才院长主持。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钮俊,浙江大学教授杜高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其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家昌,原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池沙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谷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主任何士扬,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主任孔耘,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卢勇,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尚佐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海钟,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戴家妙,杭州国画院特聘教授钮利刚,浙江美术馆美术创作中心主任蔡栋,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钱伟强等嘉宾,以及杭州国画院副院长何琳、杭州国画院艺术督导王伟平、杭州国画院创作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第九期创作员、媒体代表等4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杭州国画院创作培训班今年已是第九期,据创作培训中心的王菂介绍,今年招收的14位学员是历届最多的一次,今年从招聘渠道到教育思路乃至日常管理细节,都有比较大的改变和进步。招聘小组从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天津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湖北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的本硕毕业生中进行招聘宣讲。经过7月16日至17日的笔试面试,最终评定14位应聘者为第九期创作培训班创作员。他们将在创作培训中心展开为期一年的学习。在教学思路上,将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每天的晨读朗诵、国学经典抄写日课;每周的书法临习、古诗文背诵默写的学习任务等,并设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
中国画是与中国的文脉结合最深的画种,杭州又是中国画的重镇,中国画的大师们灿若群星,仰之弥高。对于学员们来说,来国画院学习,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样的学习,在开班仪式上就可见一斑。众位大咖畅所欲言,将自己多年研习的心得与学员们分享。
浙江大学教授杜高杰提了一点认识和两点体会。首先,传统的精神是什么?人物、花鸟和山水画的审美要求是一样的,讲气韵和境界,诗书画印的结合是相互促进的。题跋是文史哲书法的结合,非常重要,有哲理的内容才有价值,要有独到的感受和体悟,格律是次要的。两点体会:最好的老师是谁?经典理论,经典作品,大千世界。清代石涛最了不起是他的见解,借古开今,对生活的提炼概括。要做到明史、明理和明他,明理是艺术之理和自然之理。明他是自信和谦虚的结合。勤学很重要,善学更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花鸟画家徐家昌提到,创新是需要强调,但不能取代中国绘画的特点。潘天寿说过“宁要四全不要三绝”,诗书画印对传统国画的发展非常重要,国画提倡诗文的修养。写生是摆脱程式化的方法。
原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谈到,对中国画的自信自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绘画是怎样的,需要树立长期的自觉习惯,这个过程经历了会很幸福。中国画的空间是用笔墨来解决的,中国画更倾向于合情。
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池沙鸿希望学员的学习能达到全科性,向宋元的画家学习,什么类型的画种都可以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物、山水、花鸟这三科。他认为“我都能”才能达到更宽的语境,作为现代人必须用现代眼光进行创作,现代的很多事物是三科中没有的,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画风不能一成不变。
在导师们的谈话中,不时穿插学员和老师们的互动。西安美院山水专业的学员张常青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其宽:传统笔墨和现代笔墨,如何区分?
马老师:传统和现代笔墨这个话题,一辈子都谈不完。一个人的修养是一辈子。书法一定要写,诗要多看,抄诗不要抄错,20年后笔墨升不高,你来找我。
西安美院学员高雯文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海钟:自己画画容易掉在古画的型里面,如何避免?
林老师:笔墨是在型之前,所以强调笔墨,笔墨自成规律。
中国美院山水画专业硕士苏小佳问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戴家妙:使用变体临摹的方法来临摹书法,是否可行?
戴老师:书法的变体临摹,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我提倡记忆积累,而不是一夜暴富,需要融进自己的学业。
安阳工学院学员王梦洋提问:自己的创作容易陷入程式化,如何避免程式化?
蔡老师:在学传统的时候尽量做到全力以赴。一开始学,不要考虑能否走出来,当传统领悟透了,对万事万物的体会就会深,程式化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14位学员中,学山水画的占多数,也有几位是学人物画和花鸟画。导师们分别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方面进行指点。比如池沙鸿老师谈到人物画创作,认为:一定要画大画,大画能画就能画小画。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主任孔耘是山水画家,她告诉学员:山水画的空间非常重要。中国画的语言是靠笔墨来表达的。学经典,就是培养对中国画的语感。
金鉴才院长开办国画院创作培训班,是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宗旨,培养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中国画人才。9月1日的开班仪式,也让记者聆听了一堂纯正的中国画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