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如其文!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他的首个画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2020-09-02 17:08:06)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记者:娄晓阳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新中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1949年后先后担任北京文联《北京文艺》编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1961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参与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成就颇高,代表作品有《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等。

 

 

2020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著名作家、美食家,同时也是不为人熟知的书画家,浙江美术馆于2020年9月1日至25日举办“岭上多白云——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书画展”。这是汪曾祺的首次个人书画作品展,举办画展也是他生前的愿望,所以,这场展览显得别具意义。

 

 

汪曾祺在散文《西南联大中文系》中写道:“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我也许会成为一个画家。如果考不取联大,我准备考当时也在昆明的国立艺专。”国立艺专,即现在的中国美院。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父亲多才多艺,善绘画。受父亲影响,汪曾祺自幼喜欢挥毫弄翰。他对自己的书画曾作诗自况:“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他认为,画画比起文字,更抒情,更快乐。

因为特别喜欢南朝隐士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的名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汪曾祺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钤一方闲章“岭上多白云”。他说:“我的画,不过是一片白云而已。”他的画,确实如闲云散淡,笔墨极简、趣味涵泳、清新优雅、亲切动人。

不过对于自己的书画作品,汪曾祺谦虚中又有些自信,“我的字照说是有些基本功的”“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还说:“画中国画还有一种乐趣,是可以在画上题诗,可寄一时意兴,抒感慨,也可以发一点牢骚。”这些话不啻是理解其书画作品的最好注脚。

汪曾祺书画是典型的文人画,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从他的书画可以走进他的文学世界,每一幅都值得玩味。展出的作品都引用其自撰的一段文字,正如评论所言,“他的书画与他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他这个人的思想和品位,是可以互为补充的”。

展览借汪曾祺散文集名称,分为“人间草木”“人间至味”“人间有戏”三个单元,展出汪曾祺书画作品近百件。

“人间草木”是他画花草的部分,可以搭配散文集《人间草木》阅读,这本书列入豆瓣图书Top250,评分高达9.0。

“人间至味”是作为美食家的汪曾祺画水果蔬食的部分,水八仙、螃蟹、茨菰等皆入画。所谓“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可以和他的经典美食散文结合着看。

“人间有戏”有汪曾祺画苏东坡、罗汉等人物的作品,画面和题字都很可爱。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除文学、书画之外,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这个单元还展出了部分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手稿。

我的画画,更是遣兴而已。我很欣赏宋人诗:“四时佳兴与人同。”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我是画花鸟的。所画的花都是平常的花。北京老百姓把这样的花叫“草花”。——摘自汪曾祺《书画自娱》

 

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到菜市场要走一段路,这也是散步,是运动。我什么功也不练,只练“买菜功”。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其次是切菜、炒菜都得站着,对于一个终日伏案的人来说,改变一下身体的姿势是有好处的。最大的乐趣还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兴,盘盘见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摘自汪曾祺《文章杂事》

 

我的写字画画本是遣兴自娱而已,偶尔送一两件给熟朋友。后来求字求画者渐多。大概求索者以为这是作家的字画,不同于书家画家之作,悬之室中,别有情趣耳,其实,都是不足观的。我写字画画,不暇研墨,只用墨汁。写完画完,也不洗砚盘色碟,连笔也不涮。下次再写、再画,加一点墨汁。“宿墨”是纪实。今年(一九九〇)一月十五日,画水仙金鱼,题了两句诗:

宜入新春未是春,

残笺宿墨隔年人。

这幅画的调子是灰的,一望而知用的是宿墨。用宿墨,只是懒,并非追求一种风格。——摘自汪曾祺《七十抒怀》

 

老头儿之所以对花鸟鱼虫感兴趣,并写了不少这类文章,是因为他觉得,人们如果能够养成一些正常爱好,具备文明素养,懂得亲近自然,知道欣赏美,就不至于去搞打砸抢,去毁坏世间的美好事物。他对“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之类的行径深恶痛绝,认为是对文明和人性的摧残,而原因之一就是各种政治运动让人丧失了美感,只知道争斗。因此,他想通过这些文章呈现各种美好的东西,让人们慢慢品味,懂得珍惜。——摘自汪曾祺长子汪朗《人间送小温》序言

 

岭上多白云——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书画展

展览日期:2020年9月1日——9月25日

展览地点:藏品专题陈列厅、11、12号展厅

 

 部分作品欣赏

http://p6-tt-ipv6.byteimg.com/large/pgc-image/aef4d5b969154d10a07fdffb3411af78

《看水仙》 纸本设色 36cm×36cm 年代不详

http://p1-tt-ipv6.byteimg.com/large/pgc-image/dbdbffc072074192bcf8e4ddec5d1805

《苦瓜冬苋菜》 纸本设色 31cm×34cm 年代不详

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系列图书出版

汪曾祺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他的作品宁静、闲适、恬淡,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他的散文表现一种宁静的深邃,他的小说因极富美感和诗意而被誉为“诗化小说”。

2020年,汪曾祺之子汪朗主编,汪曾祺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的《汪曾祺别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别集》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

另外,汪曾祺自1940年到1988年创作的经典小说66篇,包括脍炙人口的《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鉴赏家》《八千岁》等,也有早期名作如《复仇》《鸡鸭名家》等,被集结收录在新书《汪曾祺经典小说》中,2020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上市。

本文刊登于2020年9月3日出版的《艺术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