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碟1:纪念亨德尔诞生335周年:清唱剧《弥赛亚》,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2020-06-08 08:19:11)
分类: 信仰见证

亨德尔: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崇高起来。

现在还有看DVD的人吗?应该不大有了。现在还有看车载DVD的人吗?同样是不大有了。

在看DVD的时代,我淘了不少音乐和演出碟,放在车里。前段时间突然想到了它们,被扔在那里好多年了,于是放弃了听广播,在开车的时候,重新听起了这些DVD。

第一张拿起来的,就是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由青年指挥家苏文星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河北交响乐团演出。男高音独唱龙涛,男低音独唱田浩,女高音独唱高蕾,女中音独唱吴培。使用中文演唱。

苏文星为河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客座指挥。2001年底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电影乐团交响乐团首次用中文公演了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在北京引起强烈反响。我看到的这个版本,显示录制于2003年。

《弥赛亚》选段 哈利路亚 指挥 苏文星-音乐-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我们先来说说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英籍德国作曲家。今年是亨德尔诞生335周年。

亨德尔出生在德国的哈雷,作为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父亲(看来理发刀和手术刀是相通的),并不主张热爱音乐的儿子从事音乐这一职业,后来听从一位赏识亨德尔天才的公爵的劝告,让7岁的亨德尔跟着全城最优秀的管风琴家学习音乐。

1703年亨德尔到汉堡,次年就完成了圣乐作品《耶稣受难记》。1727年后,亨德尔住在英国,入英国籍。在生命的最后六七年中,因工作艰辛,双目失明,于1759年复活节前一天的早晨去世。

亨德尔1759年逝世于伦敦,遗嘱被安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阿吉尔公爵纪碑底部,这是英国把他视为自己国家的作曲家所给予的最高礼遇。

亨德尔一生完成了百余部音乐作品,包括50部歌剧,32部管弦乐曲,23部清唱剧。《弥赛亚》是23部清唱剧中最杰出的作品,

1741年,亨德尔怀着深刻的同情和怜悯,流着眼泪创作了这部清唱剧《弥赛亚》,翌年首演于都柏林,获得巨大成功。

再来说说弥赛亚。

弥赛亚(Messiah)一词源自希伯来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在封立君王和祭司时,常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后被基督教用为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哈利路亚”是一句古老的犹太语,意为“主啊,赞美你。”

《弥赛亚》的脚本根据《圣经》编写,共三部分,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整个作品围绕着歌颂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升天展开。

第一部分:基督降临的预言和基督的诞生;

第二部分: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以及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经历;

第三部分:耶稣显圣复活的故事和赞美诗,信仰可以拯救世界。

《弥赛亚》不仅是亨德尔最优秀的一部音乐作品,也是一部宗教艺术作品。音乐的戏剧性和人性的对比,表现出作曲家的敬虔感情。

这部清唱剧问世后,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热爱。人们聆听的时候,仿佛看见神的威严尊容、荣耀全能、圣洁公义、慈爱恩典。

1743年,这部清唱剧在英国伦敦演出时,当时的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到第二幕终曲《哈利路亚》的合唱段落时,情不自禁地起立以示敬意,全场观众亦起立直至曲终,此后,各地演出《弥赛亚》每唱到《哈利路亚》这一段时,观众都起立欣赏,于是全世界的观众在剧院听到《弥赛亚》的合唱段落《哈利路亚》时起立,成为约定俗成的礼节。

“交响乐之父”海顿在听到这段《哈利路亚》时,也曾站起来泪流满面地称:“亨德尔是最伟大的音乐家。”由此他激发了创作清唱剧的念头,从而诞生了另一部清唱剧巨作《创世纪》。

那么,什么是清唱剧?

清唱剧曾译为“神剧”,是一种介乎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一般在音乐厅或教堂演出,有较具体的戏剧情节,由许多种声乐曲组成,用管弦乐队伴奏。歌词多取材于《圣经》,清唱剧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500-1450)后期欧洲的“礼拜仪式剧”(11-13世纪)和“神秘剧”(14-16世纪),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公认的最早一部清唱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兼管风琴家阿内里奥所作的《精神的和谐》(1619)。

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作品有《耶夫塔》。

18世纪清唱剧代表作品有德国作曲家巴赫创作的《圣诞清唱剧》、亨德尔创作的《扫罗》《弥赛亚》《参孙》、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的十字架的七言》《创世纪》。

19世纪清唱剧代表作品有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圣保罗》《以利亚》、德国作曲家勒韦创作的《约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基督的童年》、英国作曲家帕里创作的《犹滴》。

20世纪的清唱剧代表作包括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盖伦泰乌斯的梦》、瑞士作曲家奥涅格的戏剧诗篇歌《大卫王》、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奥狄浦斯王》、意大利作曲家马利皮耶罗的《受难记》和中国作曲家黄自的《长恨歌》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