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哪部新片重回影院?
全球影视产业链因为疫情,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对于海外疫情严重地区导致的行业停摆,最早遭受疫情的中国影业正迎来复苏期。
好莱坞大片出现撤档潮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蔓延,原定3月到5月档期的好莱坞大片纷纷撤档。作为丹尼尔·克雷格的最后一部“007”作品,《无暇赴死》是第一部撤档的好莱坞大片,将推迟到11月全球公映。当世卫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大流行”后,其他大片也纷纷跟进撤档潮。
环球影业宣布将《速度与激情9》从今年5月推迟到明年4月,原定3月27日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和4月3日的《X战警:新变种人》都撤档,今年晚些时候再上映。其他卷入撤档潮的大片还有《寂静之地2》和《比得兔2:逃跑计划》等。
此外,全球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和派拉蒙影业都暂停了他们的片场游览活动,宣布暂时关闭到3月底。
除了撤档潮,还有停拍潮。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7》原计划在意大利威尼斯拍摄三周。但因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城禁令,派拉蒙已经推迟了这部动作大片在意大利的拍摄计划。业内人士预计,好莱坞大片的纷纷停拍和撤档将带来难以估算的经济和文化影响,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改写全球流行文化及其盈利模式。
中国影院进入复工准备期
最早受疫情影响的中国影院,目前正在进入复工准备期。
3月16日,新疆中影金棕榈影城正式营业,这意味着,电影市场停摆后53天后,全国第一家电影院重新营业。虽然恢复营业,但放映的影片主要以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误杀》等旧片为主。
恢复营业第一天,并没有一个观众走进影院,但新疆的影院优先尝试营业,对全国影视行业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截至目前,大部分省市影院尚未接到复工命令,包括杭州,但影院复工已经进入准备期。“不开亏本,开了还是亏本,不过还是希望能早一点开,不管什么时候开工,总要有那么一两个月低迷的过渡期和观望期。”一位影院工作人员表示。
以成本为例,一家开在杭州综合体的影院,租金加人力成本,一个月开支为五六十万,另外还要支出定期对放映机进行开机保养的电费等。这笔费用并不是小数目,所以,影城复工已是箭在弦上,就差指令了。
此前,北京、上海均发布了“电影行业复工指引”,从防疫的角度对电影院复工提出了硬性要求,包括50人以下剧组可复工拍摄、影院须隔排隔座售票等。另外,4月初或者4月中旬预计将陆续有适合长线放映的文艺片(新片)进入市场,五一会适当安排新片。那么,哪部新片会吸引影迷重回影院?在“今年最想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调查中,《花木兰》《黑寡妇》《神奇女侠2》《王牌特工:源起》《小妇人》等引进片排在前列。
毕竟,最难熬的冬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影迷已经翘首期待再度相逢在大银幕的美好时光。
灾难救援类型电影从未缺位
近段时间,一些与疫情相关的灾难类型影视作品相继出现在各大视频平台点播榜的前列,如《传染病》《流感》《极度恐慌》《末日病毒》《釜山行》《切尔诺贝利》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国电影人就陆续开始创作灾难题材的影片。例如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聚焦鼠疫的《卡桑德拉大桥》、全景展现洛城灾难的《洛杉矶大地震》、描写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火烧旧金山》、黄石公园火山喷发的《超级火山》、开创灾难片先河的《龙卷风》、聚焦1993年世贸中心爆炸的《火烧摩天楼》、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以及《后天》《2012》《萨利机长》《地心引力》《雪国列车》《汉江怪物》《火海凌云》《大白鲨》《隧道》《世纪末日》《铁线虫入侵》《摩天营救》等。
这些国外电影中,从早期《卡桑德拉大桥》到近十年上映的《2012》等影片,特效技术不断升级,大场面大制作已成为灾难片标配。同时,一些韩国灾难电影比较倾向于在狭小的空间中,反映平凡的普通人应对灾难中的态度以及折射出社会矛盾、政府丑闻、人性善恶等多种角度。
尽管特效呈现各有不同,但这类电影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止于呈现灾难本身,而是透过灾难去向每一位观众反映背后的深意,或是批判政治的腐朽、敲响保护生态的警钟,或是展现那些人性的光辉、爱情的力量。
注:本文为综合编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