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瘟疫之书:历史的回顾与启示

(2020-03-13 13:51:49)


一部抗击疫病的历史,也是人类的进步史。阅读疫病史的经典著作,有利于我们科学地了解瘟疫,理性地对待瘟疫,反思我们和环境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主教、杰出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共32篇,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里,诗人讲述了整体与部分的密切关系,道破了人类血脉相连的真理。



法国作家加缪1947年出版的小说《鼠疫》,讲的是瘟疫中的责任与信仰,“人如果能够在边缘处境中诚实面对和奋起抗击,仍旧坚守基本的义务和同情心,这也就是英雄了”。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其著述《瘟疫与人》中,讲述了3000年来传染病塑造人类与社会的历史进程,“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



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艾丹·加斯凯所著《黑死病:大灾难、大死亡与大萧条(1348—1349)》,详实记录了1348到1349年的黑死病在欧洲起源、传播和扩展的过程,对黑死病在英格兰传播过程的叙述尤其详尽。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书,揭示了一战时期在最为富裕、本土未遭到战火肆虐的美国,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大流感是如何借助大型聚会大肆横行的。



美国非虚构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在其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血疫》中写道:“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美国著名女记者劳里·加勒特在其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逼近的瘟疫》中说道:“通过征服者、战争、商人、运输中的动物和食品,疾病早已形成全球流行之势。”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则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阅读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瘟疫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取材自1910年哈尔滨鼠疫的历史档案,重现了鼠疫突袭时的市井风俗景象。



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基于2003年SARS时期的一线采访,写出了瘟疫蔓延时城市封锁、物资短缺、自杀事件四起的惨状,从研究病毒、应对病毒的角度呼吁人类需要更加谦逊地面对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