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际戏剧节最重量级的《在冰下,在冰下》,无情碾压神经

分类: 娱乐 |
9月21日22日,2019杭州国际戏剧节中号称最重磅的演出、由立陶宛AAT剧团带来的先锋话剧《在冰下,在冰下》在西溪天堂艺术中心剧场上演。我看的是9月21日那场。
晚上6点45左右到的艺术中心,门口已经排了一溜队伍。7点半开演,7点15才能进场。进场前,队伍已经在门口绕了几个弯,数百人是有的。大多数是文艺青年的打扮。
第一次到西溪天堂看戏,这个剧场是个中剧场,大概能坐四五百人。先到先坐,15分钟左右,全场坐满,有些甚至是站着,毕竟这个戏是顶着光环来的。
舞台地板上堆满了空的矿泉水瓶,主演“无名”先生坐在右边椅子上,手抚着额头,上面堆了十来个话筒。另两个男演员站在左边,带着太空头盔,拿着两个箱子。音响里传出刺耳的电子乐,一下又一下,我开始盼着演出尽快开始,好尽快结束听这种刺耳的音乐。
演员们保持这种姿势,一动不动,整整将近20分钟,戏开演了。
后面的字幕是中文,字幕下面是三面电视屏幕,不停播放不同的画面,动画片《狮子王》狮王掉落山谷的片段,911世贸大厦被袭击的片段,家庭主妇做饭的片段等等。无名先生开始不歇一口气地大段说话,从小长大,生活在父母的压力中等等,快速地,声嘶力竭地……
你的眼睛看不过来。需要盯着5个地方:字幕、三个屏幕、三个演员的表演,还有整个舞台。
无名先生显然是一名“社畜”,某企业的咨询顾问。他的工作不能令两个上司满意,于是他们数落他的一大堆不是。他们认为社会的工作岗位上,大部分人在工作时间里只能做很少一部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的。显然讽刺了现代企业对人力的压榨。
然后这两个高管开始各种疯狂发泄。其中一个脱掉领带,西装,衬衣,裤子,只露出一条内裤。声嘶力竭地摔打,嚎叫,狂喊。然后又换上高跟鞋,晚礼服,戴上金色头套,扮女人,挑逗一排的观众。
电视屏幕发出的刺耳声音,电子乐的巨大轰鸣,不停拍打塑料瓶的声音,全场充满着躁动和疯狂。
什么是冰下?有人说,“冰下面是个体被忽视,群体无意识,听不见的嘶吼和看不见的丑陋。”
“飞机是发展,父母是社会,我是冰下逐渐僵冷的死猫。”
戏剧节的剧目基本是原创剧目和先锋、实验剧目,《在冰下,在冰下》以疯狂的表演,呈现集体意志对个体生命的蹂躏,人性的压抑和痛苦。屏幕上的画面也伴随着台词而不停变化。但是这些信息过于庞大过于复杂,又稍纵即逝。
《在冰下,在冰下》是2018阿维农戏剧节OFF单元最受欢迎剧目,由欧洲金牌编剧福克·李希特编剧,他查阅了100小时纪录材料后给出了这些影像,我相信这是需要的。
导演奥特拉斯·艾瑞马是立陶宛负有盛名的年轻导演,连续三年提名为立陶宛最高戏剧奖最佳舞台导演。
只有三个男演员,一小时20分钟,几乎都是不间断的台词和狂喊。观众看这种剧是一种折磨。我注意到,有人提前退场。
不过终场结束,大家的掌声没有间断,大概谢幕了四五次。
虽然是一场折磨感官的演出,但我想到艺术是神的话题。
中国向来把艺术称为美术,认为艺术必须带来美感。但是艺术只有美吗?西方早在几百年前就提出艺术是真实,艺术的表达千变万化,所以西方艺术的内涵更广博,更包容,更多元。
这也是先锋话剧的特色,更注重思想的表达,而非艺术美的呈现。
但是先锋话剧毕竟更受年轻人喜欢,像我这样的中老年观众,无休止的嚎叫和电子乐的长时间刺激,毕竟是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