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需要什么样的婚姻——纪念结婚20周年
(2019-02-17 22:28:40)分类: 散文小说 |
每年情人节,孩子她爸都会买一束花,纪念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买一束花,似乎也是他一年中对妻子最大的表示了)。
今年也是如此。晚上回到家,看到他在附近的杨家村花卉市场买回了一捧黄玫瑰,两盆报春花和一盆洋水仙。这段时间一直下雨,玫瑰花在情人节并不好卖,听说花卉市场更是门可罗雀,一束玫瑰花只要65元。
吃饭的时候,他和孩子说,今天是我和妈妈结婚20周年纪念日。
我才突然想起来,我们居然结婚20周年了!
1999年2月14日,我们在安徽太和县李兴镇他的老家领了结婚证。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过年,本意并没有想到结婚,但是他们家事先已经安排好了,坐着那种农村里的拖拉机,当时镇上民政所还没有上班,于是坐车去了办事员所在的村里,填了表格就回来了。等这位办事员上班后盖章,再帮我们寄到北京。当时我们都在北漂。
我的记忆里,这次结婚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坐着这种拖拉机去办理结婚证了。在年里,他们家请了师傅来家里做菜,算是请亲戚们喝过喜酒了,都是按农村的习俗办的。
我们家这边并没有办酒,我们连婚纱照都没有拍。对于我来说,算是彻彻底底的素婚。母亲也是我告诉她自己已经结婚的消息,才知道我和这个她一点都不满意的农村女婿结了婚。这桩在她眼里看来极不满意的婚姻,成了她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
我就这样稀里糊涂结了婚。20年结婚下来,有什么婚姻体会?最大的体会就是,无知者无畏,稀里糊涂才能结成婚,想得太明白,一个人不会结婚。
另一个体会就是,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女人都要充分独立,不要依靠男人,也无法依靠男人。要学会忍受孤独,特别是孩子成年后,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不再喜欢和父母一起外出。男人也习惯了在外面忙于工作,没有习惯和妻子黏在一起。这个时候的女人,和没有结婚时是差不多的。
既然再次是孤身一人,既然是忍受孤独,那为何要结婚呢?
这又关系到这样的终极追问:人有没有必要结婚?TO BE OR NOT TO BE?
对于男人来说,想要结婚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情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结婚就相当于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环节,接下来就是忙于事业了。所以婚后男人不会在婚姻里投入很多心思,是非常正常的。把老婆娶回家,难的是怎么娶到。既然已经娶到了,还当娇小姐供起来吗?我想这是大部分男人的想法。
但对于女人来说,婚后的质量和婚前比起来,其实是很打折扣的,因为需要为家庭付出太多,生孩子,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如果一个女人没有想好为家庭付出,一个人过得好好的,通常不会结婚。
几十年的婚姻中,我也总是会想这样的问题:在孤独的自在和苦恼的热闹之间,应该选择哪个?
如果你能忍受孤独,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你的单身生活,除非你遇到特别想和他在一起的男人。
为了解决孤独的问题而结婚,是对婚姻的不尊重。但是,大部分人都忍受不了单身的孤独寂寞。
以为结婚就不再孤独,其实是婚姻的误区。婚姻意味着和一个人在一起一辈子。人是会改变的,如果不再相互喜欢了,也不能分开。婚姻并不像换工作,不喜欢了就可以换。婚姻意味着绝对的忍耐。
如果没有当初稀里糊涂的选择,我想我始终还是会结婚的,因为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一个人生活,终究会有很多遗憾。但是在婚姻里走过以后,其实一个人是不会再害怕单身的孤独寂寞的,因为婚姻里的孤独寂寞,比单身的孤独寂寞更可怕。
山田洋次的电影《家族之苦》,或许能够代表婚姻中女人的心声:结婚后,爱就不存在了吗?女人无法忍受婚后没有情感的婚姻。所以在孩子们都长大后,妻子提出和老伴离婚,想独自一个人过,告别这段在外人看起来似乎没毛病的婚姻。
女人需要什么样的婚姻?需要婚后依然能感受到爱的婚姻,这就是一个结婚20周年的女人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