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律师芬奇,电影百年第一银幕英雄

分类: 电影 |
很奇怪,早年下好的片源里,看到一半突然出现问题,关掉中英文字幕依然可以看,如果打开字幕视频就被关闭。于是我找出了碟片,字幕却和电影不匹配,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字幕。
于是我只好在第二个晚上看了另外一半没有字幕的电影。大致的内容可以知道,但具体的细节却不清楚了,主要是法庭辩护的那段。这可是全片的华彩啊!
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获普利策奖,成为美国中学生必读名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当律师的爸爸芬奇年轻时是个神枪手,当男孩吉姆非常渴望拥有一把气枪时,他告诉两个孩子:请不要杀死一只知更鸟,因为它们只为人类歌唱。这是有隐喻意义的,因为在美国的南方,有一句俗语:杀死知更鸟是一种罪恶。“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指杀死无辜的人。
这是一部1962年的老影片,故事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阿提克斯•芬奇是美国阿拉巴马州梅岗镇的白人律师,妻子在两个孩子年幼时去世,他独自抚养着哥哥吉姆和妹妹斯科特。那时的孩子真是能疯玩啊,简直一刻都闲不住,而且整天做着让大人担心的事情,完全就是熊孩子,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可贵的童真。
《杀死一只知更鸟》之所以被列入美国中学生必读名著,在中国也成为中学生的经典读物,和它的儿童叙述角度有关。芬奇的女儿斯科特是故事的讲述者,从她的视角看周遭和这个世界,是孩子的纯净善意的眼睛,同时影片营造的氛围极具悬疑恐怖气息,这大部分来自被人们形容成恶魔的“可怕的邻居”亚瑟•布•拉德利。
芬奇替被白人控告rape的黑人汤姆·罗宾逊辩护,自己也遭到了威胁,甚至孩子也受到了伤害,但是解救孩子的却是“恶魔邻居”布。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学会用善意对待别人,消除偏见和歧视。特别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黑人地位地下,芬奇这样的正义善良之举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在芬奇的家里,6岁的斯科特和10岁的吉姆,对父亲芬奇直呼其名,芬奇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今天看来,这和东方文化里的长幼有序比起来依然是差异非常巨大的。
格里高利·派克因为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是里面每个人都演得很好,他们不是演,他们似乎就是角色,布、汤姆和那个白人的女儿都是这样。
2003年,派克去世。这一年美国电影学会也评选出电影史一百年来的50个英雄和50个恶人,派克饰演的律师阿提克斯•芬奇力压詹姆斯•邦德和印地安纳•琼斯,成为电影百年史上的第一大银幕英雄。阿提克斯•芬奇,也被认为是为反种族歧视而战的不朽的律师形象。
1962年,《杀死一只知更鸟》上映。1963年,美国的民权运动达到高峰,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在华盛顿林肯纪念馆前广场向25万人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希望有一天黑人、白人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集会所产生的舆论压力,终于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从而结束了美国长期的黑白种族隔离政策。
从这方面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社会意义不亚于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