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甬春|先做教书先生,后做艺术家

(2018-08-20 10:41:53)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人物名片◆高甬春

高甬春,1972年生于杭州,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副高职称。就职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任美术部部长,现为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友会副秘书长。

作品曾10余次在全国书法、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楹联、匾额作品镌刻于杭州花港景区和西溪湿地公园,论文、书作有500余篇(件)发表于报刊杂志。正式出版近50本字帖、教材。2008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高甬春书画作品集》。

2012年在中国扇博物馆举办“扇上清风”个人书画作品展,2015年在唐云艺术馆举办“湖光秋色”个人书画展,2017年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举办“素心平尺”个人书画展。

皋亭山诗词(石刻)

高甬春:先做教书先生,后做艺术家

高甬春老师是个执着的人,25岁中国美院毕业,即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一干就是21年,起初教书法,后来做美术部领头人,他算了算说,这些年教过的学生累计应该5000人以上了;

高老师是个勤奋的人,教书之余,不忘笔耕,搞过五场个人书画展,发表500余件作品,出书50余本;

高老师还是个智慧的人,如今他是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一个教师,成为书画界的“双副”,可见他的实力。而且,他负责的美术部,一年参加培训的学员达5万多人,让人惊叹。

他说:他愿先做教书先生,后做艺术家。

Q&A对话高甬春

Q:您著有《硬笔书法教材》《少儿毛笔书法教材》《黄庭经笔法及其特点》等五十余本教材,主张毛笔、硬笔双管齐下。您是否认为练毛笔要先练好硬笔,可以给初学者什么样的建议?

A:毛笔的书写难度大于硬笔,小朋友练习书法,建议先学硬笔书法,幼儿大班起步比较好,这时年龄正好学前,练字除了美观以外,还可以练“静心、耐心、恒心”,对小手肌肉群的发育也有好处。从笔画、偏旁、结构循序渐进,写规范字,打好基础,有了一年训练,再写毛笔书法较容易上手。硬笔通常是“写字”,毛笔就叫“书法”了,其中的难度还是不一样的,如能双管齐下,当然更好!

Q:您的书法很特别,跳动感强烈,您练书法是从哪位书家开始入手,喜欢写哪种字体,受谁的影响最大?

A:我的书法还在探索阶段,但我有一个主张,书法家的作品要有特点才有生命力。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有道理:“一个特点胜于十个优点!”当然,这个特点的形成不是盲目创新,它要求作者长期向古人学习,遍临各大优秀字帖。艺术大师启功先生曾说:学书法如吃菜,不能挑食。他的意思是说有了三五年的基本功后要多学各家之长。我楷书从颜体入手,后加以魏碑的风格;行书喜欢米芾,后又参以王铎的味道;近来研究篆书,从陶文和青铜器上的金文吸取养料,不断探索,希望形成自己的风格。

钱塘胜景(山水中堂)

Q:作为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部长,您的身份也是一位书画教师,负责青少年书画教育已有二十年之久,请问您在青少年美术教育方面的心得?希望小朋友怎么做能提高效率?

A:书画教育,关键两点:一是老师正确教,二是学生有兴趣学!我在培养“兴趣”上花了不少功夫,我认为在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活动,所以在少年宫的教学中设计很多活动让学员参与,就美术部2017年的大小活动就有100多个。小朋友要坚持画画,要争取四多:多去博物馆看展览,提高眼界;多去写生,到大自然中吸取灵气;多参加书画活动,练练胆量;多参加比赛,每一次精心准备都是提高。

Q:您很喜欢在泥金团扇上创作,除了传统山水、花鸟,也喜欢画动物,您认为自己扇面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个目标是什么?

A:我特别喜欢团扇,我认为这个圆很有意思,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可以催人不断前进。不言放弃,是一个艺术家的优秀品格。我的书画创作是分阶段性的,比如:今年春节前后画了十几个花鸟团扇,近三个月来我主要训练自己画工笔小动物,力求毛发逼真,除了训练造型能力外,更是锤炼耐心。我对团扇创作是“小而精”的目标去实现。下个阶段到年底前打算画五张四尺整张的大画,使自己创作的格局更大化。

高甬春作品

载鹤图(泥金团扇)

夏景已多趣(泥金团扇)

踏遍空山积翠痕(泥金团扇)

小可爱(泥金团扇)

小猫(泥金团扇)

仕女梅花(泥金团扇)

两只小狗(泥金团扇)

游啊游(泥金团扇)

篆书(泥金团扇)

游目骋怀(泥金团扇)

节录昭明文选序(隶书中堂)

古诗词(行书中堂)

本文刊登于

杭州广播电视报2018年第3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