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秩薪传国美之魂

(2018-04-16 21:58:55)
分类: 文化/读书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6918077918438856

翰墨写大义,丹青绘国魂。中国美术学院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4月7日-9日,国美隆重举行90周年校庆。

3月16日,真值戊戌初春,国美师生约五百人访春于孤山并大合影。时光倒回到90年前,1928年3月16日,受蔡元培先生之命,国立艺术院于西湖孤山之麓开学。4月8日,补行开学仪式,蔡元培先生发表《学院只为研究学术而设》的演讲,力倡“社会之美育”:“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自此揭开国美九秩薪传的风雨历程。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54860c535deac29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5480803867f521d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54865ef4699fc6b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70520629ae486ba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681599230699912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1869639a5548e011f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0014089904474994

九十芳华 薪火相传

国美象山校区东门入口,有一座“巨匠广场”雕塑群,于2017年4月7日国美校庆89周年揭幕,广场上立有蔡元培、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五位创办国美或对国美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师雕塑。我们不妨从巨匠广场回溯国美历程。

90年来,中国美院“虽六改其名而不该其志,虽数迁其校址而不迁其神”。1929年,国立艺术院更名为国立杭州艺专。1937年,学校西迁,与北平艺专在湖南沅陵会师,1938年合并为国立艺专。1946年校址永久迁设杭州。1950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90年来,十二任校长带领国美走过九十载风华: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汪日章、刘开渠、莫朴、肖峰、潘公凯、许江。在国美发展历史中,也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

90年来,这里聚集和培养了众多杰出艺术人才,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樑、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邓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一代代的艺术家们犹如熠熠群星,照亮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天空。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086010d149052b19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08594318fa01c575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04824688640f3d73

九十华章 群贤毕至

校庆期间,举行了中国美院建校90周年庆典、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仪式暨系列系列展、九秩国美校友座谈会、国内艺术院校院(校)长座谈会、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奠基仪式、“国美之夜”校庆晚会等几十项活动。

4月8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在象山校区隆重举行。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广大师生校友欢聚一堂,共襄盛举。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出席庆典大会并讲话,寄语“中国美院要彰显匠心之美特色之美人文之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赞•萨莫森分别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主持庆典大会。

中国美院老教师老领导肖峰、王邦铎、潘公凯、徐嘉木、毛雪非、全山石、赵宗藻、吴山明、范景中和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共同走上主席台,开启了耸立在会场的两道国美之门。第一道门,是1928年校方正式信笺铸成的国立艺术院大门;第二道门,是以今日之校训“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塑成的中国美术学院之门。现场还播放了《重访孤山》与《九秩薪传》两部分别反映国美精神的校庆主题片。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132723d352217449

九十新曲 两山两水

4月8日下午,中国美院第四校区良渚校区举行奠基仪式。新校址位于杭州地铁2号线良渚站南侧,占地面积483亩,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这是中国美院继南山校区、象山校区和上海张江校区之后的第四个校区,集齐了“两山两水”,山即南山和象山,水则是张江和良渚。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设计者、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著名设计师张永和介绍:“良渚校区将着重强调‘水’的元素,而象山则更多侧重山的元素,良渚即为水,象山即为山。未来将有来自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学生学习在这片好水中,陶冶在江南的水乡文化里。”

良渚校区将围绕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这一核心理念,校园绝大部分建筑的底楼都是“工坊”,它提供给学生开放的工作、创造以及制造空间,打造“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包括创新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并建设全国美术与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艺科融合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形成“三学院、三基地”的格局。校区将于2020年9月开学使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30039489792c039c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2965088cb82c5514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3004740d4774d672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552304977947735cc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