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记》23:传统的美国人,不随意变化的美国

标签:
杂谈 |
分类: 真实的美国 |
https://p2.pstatp.com/large/436000006d5a5736d813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撰文/摄影:小洋楼 CJ
美国是个宗教国家。最早来到美国的英国人就是一群清教徒,他们乘着“五月花号”来到这个新大陆建立了现在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有人说,美国之所以比欧洲发达,是因为他们始终秉承基督教立国的思想,宗教教义根深蒂固。从这方面来说,美国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传统。
生活在波士顿的XU JUN回国后,和我们说起,美国人很少在工作之外和同事联系,通常下班后就会陪家人。即使他和一位同事属于比较要好的关系,他提出两人加一下类似微信好友这样的社交关系,对方也婉言谢绝,平常他们仅通过网络处理和工作相关的事情。
美国人至今还在用短信,FACEBOOK可以建立像微信群这样的联系,但很少使用群聊天这样的方式。我的姐夫泰德至今不用社交软件,而只是通过短信和朋友发发照片、信息。
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信箱,支票、信件都会写好地址后,贴上邮票,按时放在信箱里。每天下午的时间,美国邮局的邮车会开进小区,取走邮箱里的信件。而寄信、写贺卡这些现代中国人几乎不用的通信方式,美国人依然在使用,并且用得很频繁。
春杨的朋友、夏洛特一家特意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教我们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跳了一次美式排舞,于是春杨特意写了一张贺卡,寄给夏洛特,表达感谢之意。同事邀请她和家人去自家的院子里参观蝴蝶,事后姐姐也会写一张贺卡表示谢意。这样传统的方式,在我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发个微信表达感谢。
国内的报纸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成为古董,但美国的报纸依然坚挺。在餐馆、酒店、超市等地方,报纸依然在售卖,也依然有人买报读报。旧金山街头,我看到有免费的和收费的报纸放在柜子里,免费报纸可以随意拿,收费报纸只要投入硬币就可以取阅。
美国的物价也是多年不变,美元一直坚挺,价格标注都有美分的存在,买东西往往找回一堆分币。
所以说起传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真正的传统,很多东西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轻易改变。
6年前我到美国,和6年后我再到美国,所看到的景观、建筑、物价几乎没有改变。
春杨说,我和咪咪回到中国,很多地方都拆掉了,原来的东西都没有了,回去都看不到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和国内的日新月异比起来,美国的不变和稳定让人惊讶。变化意味着发展,但变得太快,也会失去太多。
https://p2.pstatp.com/large/435b00020a10e6af6746
教我们跳舞的夏洛特祖孙三代
https://p3.pstatp.com/large/436000006d87b846d2a0
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这样的邮箱,寄信收信都放在邮箱里
https://p2.pstatp.com/large/435e0001e09658ee2c8c
美国邮车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d0001df65d7d7e690
姐姐给“蝴蝶夫人”寄感谢信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a000464d878701a65
给夏洛特寄感谢信
https://p3.pstatp.com/large/435f0001d3d60bd66b2a
旧金山街头的投币报箱
https://p2.pstatp.com/large/435f0001d3d7baa372e3
旧金山街头的免费报箱
Links 美国人热衷于寄全家福新年贺卡
有一次和姐姐说到圣诞节贺卡,她说今年自己一封贺卡都没寄,这在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认为开放的美国却保留了最传统的寄贺卡方式。每年圣诞节前,每个人都会收到亲朋好友寄来的圣诞贺卡。一般他们都是早早准备了一张今年拍的全家福,拿到冲印店或者超市里(Wallmart和CVS),挑好喜欢的贺卡样式,然后把照片打印到贺卡上,印10份、15份、20份的都有,然后在贺卡上写上新年祝福。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新年贺卡里放全家福照片,说明美国人非常注重家庭观念。
姐姐说这样一张贺卡其实不便宜,1美元多一份,相当于人民币近10元。寄给好多人的话,也需要几百元了。
在中国人很少寄新年贺卡的现在,发达的美国却依然保持着这么好的传统,令人吃惊。
姐姐在Wegmans的同事也给了她一份圣诞礼物,一张全家福贺卡加一个蜡烛放在小酒杯里的小礼品,包装很精美。其实同事几乎天天见,在中国已经很少有人会收到同事的新年贺卡。更让姐姐感到好笑的是,她不认识的一个邻居居然也给她家寄贺卡!看着贺卡上的全家福,她猜他们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妻,他们没有小孩,养着3只狗,所以他们的圣诞贺卡上除了两夫妻的合影外,还有狗狗在一起的照片。这样的邻居平时并不来往,可能都是在社区通讯录上按照住在附近的邻居的邮箱地址,都寄了一份。
中国人为什么在寄贺卡的传统上缺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