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3.pstatp.com/large/3c6b0004753e5507e1e9
2017年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九寒露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气象历法,从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既有反映季节的“四时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有反映气温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还有反映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更有反映物候现象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了解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杭州广播电视报》在2017年为您推出“二十四节气”专栏,并推出由本报采编洪雨奇创作的“追风奇看二十四节气”原创国风漫画。
http://p3.pstatp.com/large/3c65000298a46895cebe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 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 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 仍值酒初醒。
寒露农谚
菊花开,麦出来。
白露谷,寒露豆。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http://p3.pstatp.com/large/3c690004762394b25fb4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今年长假期间,先后迎来中秋佳节和寒露节气,祝各位朋友“中秋月饼庆团圆,果香花好乐婵娟”。
10月8日长假的最后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白露、寒露、霜降这三个秋天的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白露气候是由热转凉的过渡,而寒露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到了寒露,露水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所以,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天气由秋高气爽转为秋意萧瑟。
古人将寒露十五天分为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在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萧肃的一种说法。再五日“菊有黄华”,华即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放,“满城尽带黄金甲”。
http://p1.pstatp.com/large/3c6700047fc7b84b1cbe
寒露养生: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节气,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这个节气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民间还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寒露时节气候由凉转寒,寒气一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为了防止寒气的侵袭,可以多食用补气养血的粥,如红枣莲子银杏粥等。
http://p1.pstatp.com/large/3c6900047746c055a160
http://p1.pstatp.com/large/3c670004808e78aa3e55
http://p3.pstatp.com/large/3c6900047735807766ae
寒露当令食材:白果、蜜橘、湖蟹(雄蟹)
雌蟹是团脐即圆脐,农历九月最肥。雄蟹是尖脐,十月最肥。俗语说“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争吃大闸蟹”,寒露时节也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
根据杭帮菜图书《廿四节令菜点》,秋分节令菜肴有清水大闸蟹、盐焗白果、蟹酿橙、拔丝桂花蜜橘。吃大闸蟹,饮菊花酒,把酒持蟹赏菊成为中秋的民间雅事。此时,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果即白果成熟,白果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当季滋补佳品,盐焗白果这道菜正是由此而来。
时令水果入馔也成为寒露菜肴的一大特色,如蟹酿橙、拔丝桂花蜜橘等。蟹酿橙以味鲜、菊香、蟹肥著称,属于江南的一道传统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