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昼夜均,寒暑平

(2017-09-22 12:14:46)
分类: 文化/读书

http://p3.pstatp.com/large/3b120003274b961152b2

2017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四秋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气象历法,从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既有反映季节的“四时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有反映气温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还有反映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更有反映物候现象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了解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杭州广播电视报》在2017年为您推出“二十四节气”专栏,并推出由本报采编洪雨奇创作的“追风奇看二十四节气”原创国风漫画。


http://p1.pstatp.com/large/3b160002fbdf1134536e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http://p3.pstatp.com/large/3b15000321a8b4817871


秋分农谚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http://p1.pstatp.com/large/3b180001694a209f6f54


秋分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本周六9月23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开始真正进入秋季。

秋分这一天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中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即为“半”之意。秋分也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也就是说到秋分秋天已过去了一半,但在南方秋天才刚刚开始,所以这段时间的天气也有“木犀蒸”即“桂花蒸”之说。

秋分时节,祭月、赏桂必不可少。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古人将白露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之日“雷始收声”,雷在阳气盛的春天发声,八月后阴气日渐旺盛,阳光随之衰微,所以不再有雷声了。后五日“蛰虫坯户”,坯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再五日“水始涸”,春夏水长,到了秋冬就会干涸。


秋分养生:秋高气爽,调和阴阳

秋分饮食要从阴阳平衡入手,着重营养均衡。首先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和营养的均衡摄入,其次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也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要防止凉燥,需要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另外,虽然天气转凉,但秋天宜冻足冻脑,所谓春捂秋冻,是为顺应天时。


http://p3.pstatp.com/large/3b1700017626f286cfa8

http://p9.pstatp.com/large/3b1200032cd2efca013a

http://p1.pstatp.com/large/3b1800016a0a6fae6b67

http://p3.pstatp.com/large/3b170001762cb7848cbd


秋分当令食材:栗子、湖蟹(雌蟹)

秋分时节,杭州民间有食栗的习俗,菜肴也多以栗子为主,如栗子焖肉、栗子炒子鸡、栗子焖冬菇。时令点心有桂花栗子羹。

“秋分板栗上,栗子焖肉香。”根据杭帮菜图书《廿四节令菜点》,秋分节令菜肴有栗子焖肉、栗子焖冬菇、南肉蒸湖蟹。“秋风起,蟹脚痒”,这时湖蟹已经成熟,雌蟹(即团脐)黄满肉厚,正是品尝的好时节。南肉蒸湖蟹是杭州秋分时节的代表菜肴,在湖蟹上撒上咸肉条,放花雕酒、葱姜片,旺火蒸十分钟,蟹肥酒香,鲜醇味浓。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蟹肉肥美,但不能贪多,因为蟹肉性寒,多吃伤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