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沃森 想成为公主,不一定要嫁给王子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
看到《美女与野兽》中贝儿那张年轻稚嫩的脸,你可能想不到她的扮演者艾玛·沃森今年已经27岁了。
《美女与野兽》上映后,对艾玛·沃森的评价和电影一样两极化,喜欢的人认为艾玛简直就是贝儿的化身,不喜欢的人认为她不会表演,没有走出赫敏的影子。
从10岁到20岁,艾玛属于赫敏
艾玛1990年出生于巴黎,5岁前在巴黎生活。父母离异后,艾玛和弟弟才跟随父亲定居伦敦。可能就是这段经历,让艾玛比同龄人多了一份努力与成熟。
10岁的艾玛在经历了8轮试镜后,被选中出演《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格兰杰,并陆续拍摄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开启成名之路。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在北美上映,此时,“赫敏”已蜕变成美丽大方的模样,甚至被评为2015年“世界最美面孔”第四名,时尚界也对她青睐有加。
拍摄《哈利·波特》期间,艾玛一边拍戏一边学习,奇迹般保持着全A的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后,她同时被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牛津大学和美国名校布朗大学录取。
作为演员,为什么要在事业巅峰的时期重返校园? 艾玛是这样说的:“我将要去做我想做的事了。我要成为真正的我了。我要去弄明白那是什么。”
20岁那年,艾玛丢下魔杖来到布朗大学深造,从演员转身为“美女学霸”。
24岁,她被任命为联合国亲善大使,在联合国“He For She”女权运动发布会上发表12分钟演讲,成为新一代的好莱坞女权代表人物。“如果不是我,谁会站出来?如果不是现在,要到何时?” 她在演讲结尾时说的这一句话博得了大会全场的起立鼓掌。
26岁,她建立女权读书会,要求自己一周至少读一本书,还在伦敦、纽约等地开展“地铁藏书活动”,鼓励人们追求精神世界。
艾玛的身边也从来不缺追求者,哈里王子都一度为她倾倒。但艾玛说过一句非常霸气的话:想成为公主,不一定要嫁给王子。
从萝莉变成女权主义者
最近,艾玛在采访中证实了自己将要息影一年,专注于个人发展和推动由她发起的性别平权运动。
很多人误解女权主义是女性掌权,其实女权主义是女性平权主义,即消除性别歧视,呼吁男女平等。
近日,艾玛还登上《名利场》杂志2017年3月刊的封面,与摄影师提姆·沃尔特合作,拍摄了一组写真。但英国talkRADIO主播茱莉亚·布鲁尔在推特上讽刺她一边大谈女权,一边裸露胸部。
针对这种言论,艾玛回应道:“女权主义的核心是给予女性选择的自由,而不应成为攻击其他女性的棍棒。女权主义是关于自由、平等和解放。我真不懂这和我的胸部有什么关系?这实在是很令人费解。”她在采访中还表示,这组照片“有趣、美丽而且充满艺术创造力”。
两位艾玛,找到适合各自的角色
正因为艾玛·沃森现在的身份,她出演《美女与野兽》,也给影片赋予了更多的女权主义意涵。
为什么会接“美女”贝儿?艾玛说,“跟其他迪士尼公主的‘被拯救’不一样,贝儿是‘去拯救’的那一个。”
在迪士尼的童话体系里,“公主等待王子拯救”的套路明显带着男权意味,而贝儿这个角色,则体现了现代女性的风格。
最突出的几个地方,女主角贝儿在之前的版本里,除了爱读书之外,并未对她的性格特征有过多描述,但在新版中,艾玛·沃森提议让她拥有更充实的生活,于是她和父亲一样,都是发明家,她甚至发明了洗衣机,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读书、工作。
但不少人认为艾玛作为演员,自赫敏之后没有亮眼的角色,即使演贝儿,也依然没有走出“赫敏”的影子。看来,艾玛在演技上需要加油。
有种说法很盛行,因为接演了这部片,所以艾玛推掉了《爱乐之城》。看着《爱乐之城》的艾玛·斯通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部电影也是风光无限,这位艾玛会不会后悔?
然而,艾玛最近辟谣了。
在一档直播节目里,她说自己收到邀请时,《爱乐之城》离成形还早得很。她当时已经接受了《美女与野兽》片约,要学骑马、学跳舞、学3个月的歌唱,而且必须留在伦敦完成这些训练,所以实在没办法同时兼顾两部电影——不是拒演,是档期错不开。
所以只能说,哪个角色属于哪个演员,适合哪位演员,上帝都有着奇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