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际班还是普通班,初三孩子的家长想好了吗?

分类: 亲子 |
摆在初三孩子的家长面前,现在基本上是两条道路,选择国际班还是普通班?
2014年伊始,我就为孩子读什么样的初中而奔波。需要去哪些民办初中咨询?需要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面试材料?需要上什么样的小升初面试辅导班?几个月的折腾以后,终于赶在民办初中摇号之前,被本地一所外国语学校提前录取,于是放弃了摇号,选择了这所学校。
转眼两年多过去了,2016年底,我开始为孩子上什么样的高中而焦虑。因为就读的是民办外国语学校,2017年1月中旬就参加直升考,这场考试决定孩子上什么样的高中,相当于中考。而学校老师在2016年底就已经组织家长们开了好几次家长会,介绍学校的各种特色班,需要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填报志愿,选择学校。
外国语学校,出国留学自然是学校的一大特色。直升考就是将学生分流,一部分选择高中国际班,一部分选择高中普通班,另外一部分同学可能会选择参加中考。因为外国语学校并非像民办初中一样注重应试教育,所以参加中考的优势不大,除非是学习特别好的学霸,像孩子就读的这所外国语学校,2016年只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杭二中,2015年没有学生进入杭州前八所重点高中。那么摆在初三孩子的家长面前,现在基本上是两条道路,选择国际班还是普通班?
国际班直接指向国外大学,普通班指向国内大学。这几年国内兴起第四波少年留学潮,留学呈低龄化趋势。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依然有不少,如果上不了国内一流大学,很多人会选择出国就读大学,因为目前国内大学给人的印象,读不了真东西,混毕业属于多数,这种情况造成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出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大学到国外就读,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读国际班。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国际班越办越多的原因。在杭州,最好的国际班是杭外的剑桥国际班,因为直接对接出国,现在它已经比杭外普通班还要火热,每年只招收100名左右的学生,每年三四月份报名面试,英语成绩占70%,中考成绩占30%。学费每年需要十多万,家长还得给孩子在外面补课,费用更加昂贵。
另外,杭十四中国际班、杭高国际班、杭四中国际班质量都不错,其他林林总总质量参差不齐的国际班更有不少。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将正式开始招生,据说学费更高,接近20万。
我非常支持孩子大学到国外就读,但是国际班高昂的学费却让我望而却步。像目前就读的外国语学校,开办了中美班、中澳班和中德班,其中中澳班招收两个班70人,中美班和中德班分别一个班36人。中澳班和中德班高中均在国内就读,直接衔接澳洲五星大学和德国优秀的大学。中美班在国内学习一年半后到美国学习两到三年的高中课程,然后直接报考美国的大学。
不管是什么方向的国际班,一年学费都是近10万元。国内的费用尚且可以承担,国外的费用就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承受得起了。在美国无论读高中还是大学,每年的费用差不多是5万美金,也就是30-40万人民币,这还是属于比较节省的费用,包括学费、管理费、住宿费等。高中和大学读下来,家里起码得准备近200万的费用。所以看到如此昂贵的学费,我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没有给孩子报国际班。
当然,家里如果有条件,没有费用方面的顾虑,又希望孩子到国外就读,报国际班是理想的选择,因为有利于国外大学的自然过渡。但是没有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远渡重洋就一定好吗?也不见得都是好事。
那么如果不读国际班,孩子想出去读大学可不可行?应该说新高考改革,这样的选择对孩子来说越来越吃力,所以新高考改革成为国际班扩张和留学热潮的推手,因为孩子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要对付各种选考和学考,每年10月都要准备7门考试。一边考试,一边要到外面的学校学外语争取出国,很难两全。
一种方法是大学可以选择台湾。报考台湾的大学要看大陆的高考成绩,二本上线就可以,对分数要求并不高,每年五月份通过陆联会网站报名。我周围好几个文人朋友都把孩子送到了台湾,因为台湾大学是全英语教学。本科学完后,再从台湾到欧美等国读研究生,这样的过渡比较自然,比从国内直接考欧美的大学要容易些。而且台湾一年的学费10万左右,在工薪阶层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过这样的选择也有冒险,因为很难说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再到欧美等地深造,未来谁都无法预料,况且台湾在未来几年对待大陆学生的招生是否有变化也无法预料。
一种方法是考虑香港、新加坡等地,但这些地方的一流大学对内地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甚至比考北大清华还要困难。所以不是学霸的话,这条路挺难走。
还有一种方法是高中阶段就读外语机构。我咨询过本地的一所英语机构,他们建议如果读普通班的话,从高一时就要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学习英语。高一需要学习托福或雅思的五个阶段学习。高二需要通过美国SAT即美国高考的学习。这样高三上半学期就可以申请美国的大学。这样能否兼顾高考呢?应该说孩子会非常吃力,因为周末和寒暑假都要用来学习。整体费用的话,这些课程学下来需要七八万左右,英语机构会帮助申请美国的大学。
但是同理,考到美国之后,每年5-8万美元30-50万的费用你是否承受得起?
我咨询过周围不少朋友,有的认为不需要读国际班,同样可以出国读大学。有的认为出国读大学,必须读国际班,否则在外面机构学习花的费用,比国际班还要昂贵。在美国的姐姐告诉我,美国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对国际生来说一年的费用都差不多在5万美元左右。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公立比私立要便宜一半左右,像我的外甥女在美国北方大学就读药剂学专业,每年需要5万美元左右的学费,而且要看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不同。
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奖学金、打工等,给家里减轻压力。但是毕竟这部分的比重并不大。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孩子未来的规划从小学就开始了。读优秀的小学,似乎就意味着可以读优秀的初中;读优秀的初中,才能读优秀的高中;读优秀的高中,才能读一流的大学;读一流的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好的生活。这几乎是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思路。如果孩子是学霸,又不想送出国,那么可以考虑这条路。如果孩子是学霸,家里又有条件,很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一流的国际高中学习。更多的是孩子不是学霸,家里有条件,那么林林总总的国际班都可以满足把孩子送出国的愿望。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够,家长们就要考虑仔细要不要送孩子去外国语学校就读了,因为外国语学校的方向是出国,迈出这一步,意味着高中和大学需要几百万的教育投入。
那么,如此多的国际班开设,促进了中国教育吗?从国际班高昂的学费来看,优质教育正成为富人阶层的专利,平民阶层望而却步,这让社会贫富差距更大,攀比风更加盛行。从低龄化留学潮来看,未成年学生早早地来到异国他乡,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并不排除有些孩子会容易误入歧途。虽然未成年人更容易适应陌生环境,但按照80%留学生都选择回国的比例,从小融入异国文化的留学生,回国后可能更难适应国内的环境。
《小别离》作者鲁引弓说过,和清末民初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80年代出国热相比,这一次留学潮来自家长对未来生存的焦虑,“是否只有建设好脚下这片土地,这样我们才会有安全感,我们对子女的安心才能得到安放”。
一切的教育都是相对的,出国不代表一定好,不出国也不代表一定差;学霸不代表未来一定卓越,不是学霸不代表未来一定平凡。关键还是看孩子有没有一颗努力向上的心,和乐于付出奉献的责任感。
链接:小升初文章
后一篇:欢腾影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