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鲁一 大器晚成实力圈粉

(2016-09-29 18:26:30)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张鲁一 <wbr>大器晚成实力圈粉

谍战剧《麻雀》里,张鲁一饰演的汪伪76号行动处处长毕忠良虽然集凶险狠辣于一身,但这样的反派非但没有受到大众的一致排斥,反而出奇地成为了网友们的大爱。张鲁一饰演的毕忠良与李易峰饰演的陈深是有着生死之交的兄弟,毕忠良对陈深始终带有怀疑,但在日常生活中毕忠良与陈深温馨有爱的日常互动也引得网友点赞惊叹这个反派好喜欢毕深互怼日常也成为观众最喜欢的场景之一。

张鲁一的气质被认为很有老牌好莱坞明星的味道,属于大器晚成,但他其实是个80后,出生于1980年。

 张鲁一 <wbr>大器晚成实力圈粉


不是大器晚成是幸运,演谍战片是自己的个人倾向

上一次张鲁一被观众熟知的作品也是谍战片,《红色》。

《红色》里他演徐天,一个爱国人士,留日归来,原本打算呆在上海里弄里隐藏于市,最终命运还是把他推到了抗日历史的滚轮前,发挥着作用。扮相上,张鲁一穿灰色宽大棉布长袍,头发长且松散着,但演起来却是收着,藏着。再扮毕忠良,修身考究西装,发型被发蜡归置得紧贴头皮,但演起来张鲁一尽量显着

张鲁一演了不少谍战片,他坦言在角色的选择上,会有一点个人的倾向。说到自己的日常,他自评是一个不那么有个性的人,但说到对角色的争取和饰演,他的眼神就变得明亮起来。他为了演《红色》跟导演再三争取,买了一张去上海的飞机票就把自己送到上海的里弄里体验生活。一个月后,他带着上海里弄的葱油拌面味回到导演面前,一个北京人就这么拿下了上海人徐天的角色。

《东方战场》里,他演溥仪。开拍前一天,他自己开车去了溥仪的墓地,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即将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尊重。聊到溥仪,是张鲁一最兴奋的部分,他精准地给记者再现了东京大审判中溥仪说话的口音,他说的不是普通话,他很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是他开机前,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淘来的。

有人说,张鲁一大器晚成。因为查他的公开资料,其2005年正式出道,如今已在娱乐圈蛰伏11年。如果再算上他接触这一行的时间,他在1999年就考上了中戏导演系,那就该是17年。可是再看得精细点你会发现,从2005年到2008年,张鲁一的成绩单只有三部电视剧,两部话剧。而后即销声匿迹。

实际上,这段经历反映了张鲁一刚入行时的心态:不适应。所以他离开过。2011年再回来,用他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很幸运,因为5年时间就演了很多心仪的角色。

 

从中途退出娱乐圈到谍战男神,这都是撞上了

在大众和媒体对张鲁一气质的评价里,文艺一词被反复提及。放到具象来看,他身上有实打实的艺术技能——小时候作为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因为小提琴拉得太好,而为邻居家的小孩招来一顿爸妈的责打。抽象来看,张鲁一出现的时候身上总有一丝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其实,复盘他的演艺从业之路,文艺这个词确实形容得当。从当初报考中戏,到中途退出不做演员,再到回来拍了很多作品,张鲁一说每一步自己就是撞上了

撞上了,那我就接受,然后接着往下走,然后又突然撞上,OK,我接受,再接着往下走。

如果不做演员,张鲁一可能是一名律师。1999年,他的高考填报志愿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因为律师可以惩恶扬善。他改考中戏,是因为朋友觉得他合适。他们觉得,我挺爱表达自己的,而且表达的欲望比较强。当时朋友建议我去考中戏,我说中戏是什么系啊?他说就是中央戏剧学院,我说那是学什么?我说我也不会唱戏,后来他们说就是学表演、导演这类的,又建议我试试考导演系,他说文化课不用考数学,我就毅然决然地决定考了。

张鲁一绘声绘色地讲了他当年高考考场上玩着考数学的经历。开考30分钟后,考生可以交卷。不多不少,他一看30分钟到了立马交卷走人。走出考场,迎接他的是一堆考生家长看别人家的孩子的关切,今年数学很简单吗是啊,挺简单的哎呀你看人家的孩子。实际上,张鲁一只做了做数学卷子上的选择题,至于分数是多少,他更是早不记得了。

他目前的学历,落脚在北京大学的艺术硕士。这也是别人让他考的产物。

 

我是演员不是什么男神,对自己的外形有自知之明

演技担当,似乎是张鲁一最常得到的评价。他的粉丝评价他,媲美卷福和梁朝伟演的易先生。他自己听后挺美,然后瞬间惊醒,我才哪儿到哪儿啊

演员和明星,张鲁一脱口而出选择前者。选择的原因有些让人意外,我外形条件不够,尽管被奉为谍战男神,张鲁一却说我有自知之明

如果回到生活,张鲁一面对角色的兴奋、争取甚至强势,全都会瞬间消失不见。顺势而为”“自在一点”“凡事不要强求,一下子出现在前一刻还在分析自己的角色的张鲁一口中。

所以演员张鲁一,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很开。生活里,一个月两三条,即是他的微博数量上限;他接受不了自拍,看到自己会干呕;他只做过一次直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尴尬,我不适合当网红,我不知道该干嘛

他对真实性有近乎洁癖似的追求,“工作中当然你要去演一个角色,那生活中你就别再去演一个人,自己是什么样真实表达自己就好了。我的一天也没什么特别的,起了床之后溜达溜达,没事就沙发上瘫着,然后这一天基本上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觉得能浪费时间还是挺开心的一件事”。

 (本文内容为整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