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洋带来《少年班》: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标签:
娱乐 |
分类: 电影 |
2013年,陈国富终于同意让肖洋首执导筒。他鼓励出身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肖洋把《少年班》作为电影处女作:“我们对天才永远是好奇的,因为我们都不是天才。我们想知道天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能把人类带到一个更远或者更美好的世界吗?这种好奇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戏剧性。”
《少年班》将于6月19日上映, 6月10日导演肖洋带着主演王栎鑫、董子健和夏天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快男出身的王栎鑫认为这是他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大银幕作品,董子健今年则有《少年班》《少年巴比伦》《山河故人》《六弄咖啡馆》等4部新片上映,片中演女神的夏天今年刚从中戏毕业,个个青春逼人。
《少年班》的故事发生在1998年9月的南清大学,孙红雷扮演的少年班负责人周知庸老师从全国招收了22个天资异禀的孩子,他们最小的年龄11岁,平均年龄15岁,智商都在140以上,能够轻轻松松解开公认的数学界难题。周知庸是该校少年班的第一届学生,一个信奉精英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天才不能被埋没,“参天的乔木必有灌木陪伴”。他挑选了5个少年班成员参加全球数学大赛,期待改变中国的命运:周冬雨扮演的周兰,孤傲寡言;王栎鑫扮演的麦克,浪荡不羁;11岁的方厚正,可爱的小神童;来自河南农村的王大法,拿着龟壳念念有词,就能解出难题;而董子健扮演的吴未,性格怯懦,资质平常,却被虎妈送到少年班,希望能出人头地。
和其他青春片的区别?希望给大家力量
和大多数青春片前面搞笑后面感伤的设计差不多,电影的前半部分极尽搞笑之能事,偷看女神跳舞,大学舞会,和女神约会,往澡堂扔“化学武器”,校园集体裸奔……笑得大家前仰后合。不过正如“不伤痛就不叫青春”,影片在后面依然免不了伤感,结尾少年班被解散,这些少年按照各自的志愿各奔前尘。大学里的女神也没有和她欣赏的少年在一起,而是选择了一直追逐她的物质条件优越的坏学生。
问导演为什么把女神安排成这样的结局?他说“这就是现实啊”。为什么没有一个Happy Ending?他说希望大家从这部电影里得到的不是抚慰,而是力量,“年轻时长辈们总是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却从来没有人问我们喜欢什么,问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年轻时最重要的任务是来到世界上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成为你心目中那个人必须要学习的东西。过去的青春片也总是很怀旧,把过去拍得那么美,有那么多女生愿意为我堕胎,然后大家对现在的生活很失意。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正如片中董子健扮演的吴未在最后说的,‘我成为了我自己,简单地奋斗着’,这要比大团圆的结局更让人欣慰”。
少年班的孩子有心灵创伤?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
《少年班》里的人物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因为肖洋在大学少年班就读时就“不务正业”,弹吉他,组乐队(从电影中使用老狼的《模范情书》、GALA的《骊歌》、SHE的《你曾是少年》等不少歌曲可以看出他对音乐的热爱),片中吴未的原型也就是导演本人。他说大家对少年班的孩子抱着一种异样的眼光,觉得他们异于常人,其实就自己接触的少年班同学来讲,他们的成长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特别不同,同样有着青春期的烦恼,他们长大后也生活得挺正常,“他们只是不喜欢大家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自己”。
肖洋说,全盛时期中国有二十多所大学开有少年班,作为1994年的少年班学生,他那年也考上了浙江大学少年班,不过那一年正好碰上浙大停办少年班。由于大学扩招、少年班的办学方式与大学教育模式背道而驰等原因,现在只有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大学保留了少年班。“有的孩子是天才,有的孩子是吴未,相信在最后你都会成为你最想成为的人,这比成为家长或老师希望你成为的人更重要。”导演肖洋作词、S.H.E演唱的《你曾是少年》片尾曲就这样唱道:“相信爱会永恒,相信每个陌生人,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