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从地里长出来

标签:
文化 |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
“一起生长吧,如同那些卑微的草叶和花朵。”来自西北黄河边的野孩子,自由地吟唱着大地的泥土的歌谣,让大家聆听到“树生长的声音”。12月5日,他们的六城大规模剧场演出唱到了杭州。
手风琴张玮玮
黄河谣
弄品
眼望着北方
早知道
杭州站的曲目同于隔天的上海站
手风琴张玮玮,冬不拉+口琴张佺,鼓手+吉他手马雪松,打击乐手郭龙和武锐。野孩子现场是安静的,背景的大银幕视频播放着原野、雪山、大树、黄河、铁轨,以及相应的歌名和歌词。拉手风琴的张玮玮充当解说的角色,在每首歌前报歌名和歌曲背景、诗化的歌词。开场,是张玮玮手风琴独奏的塔塔尔民歌《驼铃》、甘肃民歌改编的《唐洼歌》。之后,张佺和马雪松合奏《水车》《刮地风》,冬不拉、口琴和单面鼓的搭配别具一格。
接下来,五人乐队一首首地演唱《死之舞》《野孩子》《敕勒川》《旭日旅店》《黄河谣》《弄品》《眼望着北方》《你可知道》《北京》《四季歌》《咒语》《伏热》《长出来》,加唱曲目是歌迷们狂喊的名曲《早知道》和根据南斯拉夫歌曲《啊!朋友再见》改编的《游击队之歌》。
在张玮玮的娓娓道来中,我们知道了:《旭日旅店》,原来是杭州警察徐涛作的词。日本的《四季歌》,是滑雪摔断腿的词曲作者荒木丰尚献给护士们表扬医患关系的。《伏热》是法语词fêlér疯子的意思,献给梵高那样每一个不被理解的灵魂……我们同样也知道了:野孩子1995年成立于杭州,第一场演出是在西湖音乐节,2012年曾到杭州大剧院可变剧场演出过。
已经走过19个年头的野孩子是中国民谣乐队不可忽视的力量,其间也中断过。2004年因乐队灵魂人物小索患癌症去世,野孩子消失了7年,直到2011年才重组,马雪松、武锐都是重组后加入。2011年,野孩子签约国内著名独立音乐厂牌“树音乐”,和罗琦及“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属于同一家音乐公司。
野孩子2014全新原创专辑《平等路》收录的9首歌,是去年乐队在云南排练时的同期录音,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专辑,也不走网络收听方式。他们是一群民间艺术家,流淌着大西北的热血,始终坚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余先生观看后表示:“几个喜欢玩音乐的男人能够聚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真的很不错。而且他们的音乐和转瞬即逝的流行歌曲不同,有内容,有思想,我挺喜欢。”黄小姐看后也很有感触地写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河流、村庄犬吠、袅袅炊烟、沉甸甸的庄稼、沉默的汉子、勤劳的女人、纯真的孩子、质朴炙热的情感……大西北粗犷低沉的嗓音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们和大树一样,都是大地的孩子。”
如今,野孩子生活在大理,周云蓬、欢庆、舌头乐队都在那里。他们排练的方式如同军训:一周6天,一天4个小时。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最严谨的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