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趣闻
(2013-09-26 09:44: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小说 |
9.12
接到集团总编室电话,说双十佳的文字基本都报选上来了,因为我们《时尚周末》必须登两个版,这两个版的文字也同时要在《都市快报》上登,所以就让我整理了。我在9月15日周日用一天的时间整理好,每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有些人写得实在很不错,没法删,就多了一些字数。
本来计划在9月19日刊登三个版,图片加介绍文字,但是快报是9月23日登,各项宣传片等事情又未开始启动,再加上文字量太大,两个版面登不下,最终改成两张报纸都只上照片和名字,网络版再刊登具体文字。从最后刊登的版本看,文字太多在现在的资讯和图文社会是被摒弃的,连网络版,也是隐藏了300字的文字,你需要点开图片才能看到。另外,摒弃了传统的短信、邮寄等方式,全部用网络和手机客户端投票的方式,甚至移动客户端二维码投票更方便,不花费投票者一分钱,可见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变革。
我的第一版300字参评文字:
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摄影如此,文字记者也是如此。
做了13年《时尚周末》(原《杭州广播电视报》)文化娱乐记者,每次采访依然诚惶诚恐,必须在现场泡很久,采到让自己满意的足够多的内容才会离开。如果老记意味着老油条或敷衍了事,那么出来的文章也会了无生趣。写稿子的时候,我都仿佛看见文字背后的无数双眼睛。“你要给大家提供的是有用的、可读的、有情怀的、正能量的信息,而不是无营养的垃圾。”这是我每次写报道所坚持的初衷。
之所以这么多年坚守纸媒,是因为我热爱并感恩这份工作。热爱从事它,可以让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感恩拥有它,可以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修改后,和其他人风格保持了一致:
娄晓阳2000年进入杭州广播电视报(2010年开始更名为《时尚周末》)担任记者、编辑,2004年底起担任编辑部副主任,主要负责文化娱乐版面的采写、编辑和编辑部专题策划、部门管理工作。至今已在周报工作了13年多,始终坚持一线报道。
先后负责“封面人物”、“聚焦”、“第一现场”、“生活家”、 “艺演”、“深透”、“阅读”、“娱乐话题”、“映画”、“西泠印社”等多个版面的编辑采访工作,组织《时尚周末》观影团等活动。曾获2009年度杭州新闻人物奖(提名),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奖项,并在《中国青年》《都市快报》《杭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出版《恋恋韩情--韩影韩剧韩星爱情完全手册》(合著)、《韩碟—不可错过的韩国电影》(编著)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