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和新意思
(2012-06-24 00:38: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弹 |
【129期】民间谚语说:“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端午就在眼前,这样的梅雨天气和夜晚的凉意,让人觉得老底子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空气中正流动着传统的味道。蒋村的龙舟赛事一年一度,今年声势更大,请到来自多个国家的外企员工组成32支龙舟队;各大老字号制作的端午香包,又该成为抢手的小礼物;杭州图书馆早早发出了请民间包粽达人、会做端午民俗的手工达人展露身手的邀约……尽管年轻人似乎更热衷于过洋节,但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却不会因此而丢失。
说到传承,想起了前段时间采访于丹。她来杭州谈新书《重温古诗词》,听她随口吟诵经典诗词来抒发任何情境下的内心情感,不仅心生艳羡。喜欢和诗词为伍的人,内心是从容的,闲适的。但我们现代人,不停地用速食的网络文化来填塞自己的生活,却离诗意的表达和诗意的生活越来越远。回头再看,真正能够流传经久的,影响深远的,依然是传统文化。所以于丹、易中天们大卖的书,一直是依托于对经典的解读;王澍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建筑元素的精髓是中国园林文化和人文精神;中国的龙舟盛会,也是老外们都是万分感兴趣,并在世界各地都有深远影响的。
也刚看了将于6月28日上映的国内魔幻动作巨制《画皮2》,光是一个片头,就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万般味道:黄卷、祥云、狐妖、华服美人。天狼国的暗黑系又让我们看出不输好莱坞的特效,但这部片子根植于古典、唯美传统的画面和内涵,却是区别于西方最大的地方。于是惊觉,中国古典元素原来可以通过现代电影工业技术表达出如此完美和新鲜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来回穿越。但传统与现代,其实是可以实现无缝链接的,因为只有把它们链接起来,才会碰撞出更加丰富的含义,也才会让我们的经典焕发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