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版《牡丹亭》,又一出才子佳人的美梦

(2011-11-27 19:50:27)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青春版《牡丹亭》,又一出才子佳人的美梦
《训女》

青春版《牡丹亭》,又一出才子佳人的美梦
《惊梦》

11月25日-27日19:30,青春版《牡丹亭》之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牡丹亭》被拆分成三个部分,三个晚上,每晚三个小时,每晚九出戏,共演九个小时,堪称史上最长的《牡丹亭》。这个版本已经演到第199场。演到200场的时候,就要告一个段落。
舞台美,唱腔美,唱词美,旋律美,服装美,扮相美……青春版《牡丹亭》的唯美自然无法言说。其实制作者只是把传统的昆曲重新包装,唱词、唱腔等方面都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因为白先勇大力倡导的关系,因为宣传的关系,它变成了小资们的最爱,变成了时尚的演出,原本只有老头老太喜欢看的昆曲,就这样摇身一变,时尚青年趋之若鹜。
如果只是从唱词、唱腔来看,想必年轻人不会喜欢,虽然《牡丹亭》的唱词如《惊梦》等段落非常优美,“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赏心乐事谁家院,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还有杜丽娘在自画像上的题诗“不在梅边在柳边”,现在已经被作家张欣拿来作为新书的书名了。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发源于苏州昆山,剧里的人讲的应该是昆山话,听起来和杭州话有些相似,像耍子去什么的。由苏州昆剧团来演这个剧目,自然是最高的水准。故事发生在南宋的南安,是福建东南,杜丽娘一家应是从西蜀迁过来,柳梦梅后来到南宋都城临安应考,和由幽魂化成的杜丽娘在杭州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和杭州还是有些关系。第一晚最精彩的《惊梦》部分,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里遇到,柳梦梅一直喊着“姐姐”,观众不由地大笑,方知这原来是个姐弟恋故事。沈丰英和俞玖林这一对看上去也像是女演员年纪稍大些。“不在梅边在柳边”,柳梦梅是柳宗元的后代,和老仆穷困度日,在梦中手拿柳枝的他看到杜丽娘站在梅花树下,一个爱柳,一个爱梅,柳梦梅之名如此而来。
第一个晚上基本都是杜丽娘的戏,柳梦梅只出现了两场。从节奏来看,还是比较慢的,所以我想,有必要弄成九个小时三个晚上吗?从一个项目来说,当然这是大的,也是个巨制,就像大部头的名著那样,但有多少人能啃得动呢?有多少人能花三个晚上把它看完呢?从市场考虑,我觉得搞个精编版在市场上演出就可以了,浓缩成三个小时,反倒应该更加紧凑。
白先勇写不动小说后,把精力放在戏上。戏在过去就是造梦用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让多少票友沉迷其中,和现在的粉丝没什么两样。从这个方面来说,白先勇就是昆曲的超级粉丝。我在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开始禁不住想:青春版美则美矣,但只是才子佳人的小情小调,没有和恶势力的争斗,没有什么戏剧冲突,和《梁祝》《西厢记》等比较起来,只是更加唯美而已,但总觉得少了点情怀。也可能是只看了一个晚上的缘故。《牡丹亭》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这可能也是现在的学生和过去学生的区别,和复旦教授不满全班35个同学全部去追梁朝伟而旷课一样,他们更喜欢追星。
我并没有把这部昆曲视作如何伟大的作品,它只是在形式上做到无懈可击,比如杜丽娘每出现一场戏就换一套衣服。但是在思想上,它能带来多大的价值呢?能有多大影响呢?这是我所怀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