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也可能比交响乐更动人

标签:
托宾爱尔兰宋体都柏林人母与子文化 |
分类: 文化/读书 |
在蓝狮子书屋举行的读书会上,爱尔兰著名作家科尔姆·托宾用优美的语调朗读了他在内地出版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母与子》里的一个短篇《一首歌》。他说:如果说短篇是一首歌,长篇是交响乐,那么只要投入情感,一首歌也可能比交响乐更动人。
《母与子》
作者:(爱尔兰)科尔姆·托宾译者:柏栎
以开创心理分析小说先河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大师》,让托宾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以爱尔兰移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布鲁克林》,让他获得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母与子》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里面的9个故事均围绕母子关系。这位穿一双红色后跟皮鞋、戴一副暗红镜框眼镜的幽默“老男人”,作品里弥漫的却是迷失和孤独——《母与子》的共同主题是写失落的爱。
托宾擅长写亲情。为什么倾心写母子关系?他开玩笑说“中国人不是认为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止境的吗”?他的小说里没有很强的故事,却渲染一种孤独的情绪。《一首歌》里的母亲是一个从小抛弃儿子的歌星,儿子长大后和乐队朋友在一次酒吧聚会上巧遇前来献歌的母亲,自始至终故事没有告诉我们母亲是否认出了儿子,只用她唱的一首歌来代表她的心情(这首歌在爱尔兰确实是一首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民谣,叫《Donal og》)。故事也没有给出母子相认的结局,只有儿子始终的静默和矛盾心情。这让人想起了托宾说过自己会如何改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不会让他们化为蝴蝶,而是选择50年后让祝英台开着车和梁山伯擦肩而过,她也没有告诉身边的丈夫为什么自己变得很沉默,“我只是累了”。
平静下的暗涌,这是托宾所认为的“沉默非常重要”的含义。他无意通过作品传递亲情的温馨和重要性,“我不是传道士,我只是探索者,给出的是含糊不清的情感灰色区域,需要读者通过作品自己去体会”。
在托宾看来,短篇小说不像长篇需要涉及社会、经济、历史等,“它可以不提到背景,只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空。如果说短篇是一首歌,长篇是交响乐,那么只要投入情感,一首歌也可能比交响乐更动人”。
Links
没有人逃脱得了孤独
《都柏林人》
作者:(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译者:王逢振 定价:26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提到短篇小说,托宾也不自觉地提到自己的爱尔兰老乡、写作《尤利西斯》的詹姆斯·乔伊斯。他评价乔伊斯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风格简洁纯净,人物有神秘感”。里面的最后一篇《死者》在他看来是短篇小说的经典范文,他还当场演唱了《死者》里提到的一首歌《奥芙里姆的少女》。
《都柏林人》由15个短篇故事组成一个整体,反映了都柏林人不同层面的生活。里面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孤独寂寞、互不相关的,死亡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题。由于内容和写法都别具一格,这本书在都柏林也是拖延了好多年才得以出版。
《恋爱中的骗子》
作者:(美)理查德·耶茨译者:孙仲旭 定价:22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革命之路》多年后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由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依然描写“失败人生”,将美国“小人物”的孤独、失落与绝望展现在我们眼前:失败的艺术家、生活艰难的单身母亲、转瞬即逝的情事、不可靠的梦想……《告别莎莉》里的男主人公把自己想像成到好莱坞写剧本的F·S·菲茨杰拉德,令人联想到生活中同样是“失败者”的耶茨的命运,他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
作者:(英)石黑一雄译者:张晓意 定价:27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石黑一雄是英籍日裔小说家,“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曾获得布克奖。因为是爵士乐迷,年轻时还当过摇滚歌手,所以《小夜曲》五个故事里的人都是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生活都不如意,比如《伤心情歌手》说一位过气歌手为重返歌坛而决定与妻子离婚,《不论下雨或晴天》是美国灵魂乐之父雷查尔斯演唱的一首歌,这个短篇就像个闹剧,是一对遭遇婚姻危机的中年夫妇在他们的大学好友来做客时发生的“闹剧”,《大提琴手》写一心想成为作曲家但处处碰壁的大学青年。书里提及的大多数歌手、歌名都是20世纪50-80年代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