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电影,浓缩还要有趣!

(2011-06-25 00:00:53)
标签:

蔡康永

好莱坞

真假陈小春之谜

三星手机

电影

娱乐

分类: 电影

微博火热开启了微时代,和微博有关的微小说、微访问、微电台、微情书等到处开花,玩出无限花样。最近微电影又成为热话题,其实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的视频短片早已存在,只不过在微博时代,它们鸟枪换炮成了“微电影”,并对创意提出了更高要求。用一首歌的时间看电影,人人可玩;用几天的时间做电影,你的想法“一定要有趣”才行!

 

词条:微电影

经过专业策划和系统制作,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时间几十秒至几十分钟不等。它和电影有某种相似之处,有一定的创作门槛和较高的制作水准,并要求以创意取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电影更便于随时随地下载和观看,你只要在微博上键入“微电影”,会有无数视频跳出来供你挑选。

 

 

微电影时代一触即发

微电影,浓缩还要有趣!

莫文蔚和新男友私奔在美国66号公路

 

去年12月27日,吴彦祖和女搭档Lisa共同演绎的90秒凯迪拉克SLS广告片《一触即发》开启了微电影概念。电影拍成了好莱坞动作大片,高空跳伞、飞车、爆炸、帅男美女等元素一应俱全,故事情节也完整,在微博等新媒体上观影人数超越1亿人次。

凯迪拉克近期再携手个性独立洒脱的莫文蔚,演绎微电影II《66号公路》,说的是莫文蔚扮演的女明星忠于自由,坐进陌生男子的凯迪拉克SRX私奔的故事。私奔去处是被美国人誉为“母亲之路”的66号公路,当莫文蔚从珠光宝气的女明星变身牛仔女郎,对着广袤的美国大峡谷喊“做最好的自己”!这部微电影完全可以看成是一部将完整的故事片浓缩成几分钟好莱坞级别的公路电影来观赏。更何况还请来豪华幕后卡司:戛纳广告节金狮奖得主Antony Hoffman担任导演及摄影,台湾最炙手可热的造型师之一李大齐负责造型。

 

网易攻占“微电影”

新浪抢去了微博的头口水,网易于是在微电影上大做文章。他们对微电影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趣”!

网易开办的国内首个“微电影节”前段时间刚落幕,最佳电影由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大二学生曲荣达创作拍摄的《小心,我爱你》获得。这部微电影时长约3分40秒,一切源于吃醋女友的一个恶作剧,充满无厘头搞笑色彩和创意。作者仅用单反相机拍摄,“一天构思、一天拍摄、一天后期”。另外高人气的作品还有《天台》,通过一个杀手、一个女演员两个人的故事探究了社会上金钱与权力、诱惑与梦想的关系;《妆》是卸还是不卸,当单身女郎深夜在电梯里遇见了色狼。

网易还搞了“明星微电影”,请众多明星出演。比较出挑的是姜武的《大阴谋》、徐峥的《一部佳作的诞生》、陈小春的《真假陈小春之谜》。姜武骑哈雷机车、戴大墨镜扮“电影大使”,为网易加班的小白领送出“神奇电影票”,两人大玩穿越、变身;徐铮延续搞笑路线,“CUT”三十多遍只为拍好一个勒索视频,并反思“为什么中国的电影总是拍不好”;陈小春的《真假陈小春之谜》充满爱心,片中他获得穿越的能力,到另一个空间帮女孩上学,他认为“只要你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话,你内在的能力就会被触动”。网易还顺带炒红了拍摄微电影的武越、黄星等草根演员,他们的表演并不比大牌逊色。可以说,微电影让明星和草根的距离更加拉近。

 

做成微广告也一定要有趣

微电影,浓缩还要有趣!

李冰冰和大学闺蜜故事的微电影《闺蜜》

目前炙手可热的明星现在基本都尝试过微电影。因为微电影易于传播,明星微电影很容易带有微广告色彩。如果故事编得巧妙,倒也不妨。如果广告太露骨,就容易遭骂了。

蔡康永最近执导了7分多钟长度的微电影《纵身一跃》。影片根据蔡康永微博改编的童话故事《小王子》为线索,一对情侣在蔡康永、黄立行、余文乐、周迅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完成一场浪漫梦幻的爱情之旅。但这部由三星全程赞助的微电影被网友笑言“这不叫软广告,应该叫硬广告”。黄立行用三星手机、平板电脑打音乐、做音乐,蔡康永用三星手机收发微博,周迅用三星手机录影拍东西,还有各种小机关都用三星手机来发动,“Samsung”这个标志在影片中的频繁出现,倒好像蔡康永纯粹拍了一部较长的三星广告片。

另外网易“明星微电影”上,大多明星的微电影更像是新作品的宣传片,像胡兵的《颠簸》是为宣传偶像剧《空姐日记》,陈冠希的《破案》其实是在新MV《Mr. Sandman》上做文章,李亚鹏、王学兵的《同学聚会》是给电影《将爱》预热。李冰冰的《雪花秘扇》即将上映,她前几天还专门出席了微电影《闺蜜》发布会,这部讲述女性亲密友情的微电影说的是“朋友,其实有一个知心的就足够了。‘老同’,有个一辈子不离不弃就够了!”可不是《雪花秘扇》的“软广告”么!

微电影比通常意义上的视频短片更考验作者的创意。即使骨子里是微广告,但如果内容够有趣,够好看,那么显然达到了制作方和观看方的双赢,就像卡迪拉克的微电影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