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60阵地》,没有大场面只有小感动

标签:
伍德沃澳大利亚奇袭60阵地《地道战》戏剧冲突娱乐 |
分类: 电影 |
《奇袭60阵地》是澳大利亚导演向一战中的澳大利亚英雄——以奥利弗·伍德沃为首的澳大利亚第一地道兵团致敬的电影,获得2010年度澳洲电影大奖12项提名,成为澳洲年度最受瞩目影片。电影被称为澳版《地道战》,没有敌我双方的正面冲突,但场景和情感非常朴实。有的人喜欢这种非常规战争片,有些人则觉得不够给力。
以不断的记忆闪回展开非战和战时故事
电影英文名“Beneath Hill
60”,意为60高地以下发生的故事。没有描写敌我双方的正面交锋,主要场景都是在地道里。怎样挖地道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怎样精确计算爆破位置,爆破进行前的侦察和反侦察、解决排水问题等。主角是澳大利亚第一地道兵团的十来位战士,他们多数通过征兵的方式参加战争,有的在故乡有心爱的姑娘,有的准备战争结束后继承父业当木匠。
战争片总是容易通过现实的残酷凸显人物的个性,《奇袭60阵地》也是如此,提芬的胆小、弗雷泽的酷、比利的勇敢、莫瑞斯的配合……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电影用伍德沃不断的记忆闪回来讲故事。一边是阴暗、潮湿、炸药频发、炮弹横飞的战争环境,每个人命悬一线;一边是澳大利亚昆士兰美丽的风景,伍德沃和美丽少女马乔里的爱情正在萌芽。画面对比强烈。
朴实的坏处是戏剧冲突和场面不够给力
总会有那么几个亲密的人在战争中离开这个世界,父亲吉姆陪着儿子沃尔特来到战场以为这样就能把儿子活着带回去,谁知自己却长眠于此;勇敢的年轻人比利为了掩护同伴自己引开火力,却在冲回营地的最后一刻被射穿胸膛;最胆小的男孩提芬曾经听到炮响都会哭着大叫,最终面临死亡却再无畏惧。“感觉到了吗?你听到的是自己的心跳”,伍德沃曾如此鼓励提芬,这成为被困矿井下的提芬最后响起在耳边的话,于是他不再害怕,默默举着蜡烛向战友们告别。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都被感动了。
战争中惟有服从,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最终,发生在1917年6月17日长达19分钟的爆炸声在比利时60号高地上震破天际,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但一个半月后德军又重新夺回60高地。德军死了数万人,但他们中也有像提芬那样拿着家乡的教堂照片思念故土的年轻人。而比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人,伍德沃无疑算是幸运的,他在战争结束后幸运的活了下来,还娶到了心爱的姑娘,甚至提升为野战军少将。
没有很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冲突,没有很浓烈的情怀,一切是淡淡的,但很真实。或许这就是和主流战争大片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