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的地下教育 犹如“屎味巧克力”

标签:
彭浩翔香港爱的地下教育专栏我爱问连岳文化 |
分类: 文化/读书 |
下午四点,和彭浩翔约在蓝狮子书屋见面。一身纯休闲的打扮,一口港味浓重的普通话,有问必答又答得有趣好玩,让这个37岁的男人充满邻家大哥般的亲切,且透着几分孩子气。
早在做导演之前,彭浩翔已是香港知名专栏作家,所以这次他带来新书《爱的地下教育》,有些出乎意外,可也在情理之中。
结婚不是拍拖的唯一目标
为什么拍着电影却想起来写情感专栏?“我老是喜欢骂同事嘛(指个人问题),朋友就建议我不如开个博客回答情感问题。就这样我从去年9月开始在博客公布信箱,然后选一些问题来回答。后来反响很好,有好多家杂志社来找我开设《爱的地下教育》专栏。”关于“地下”,他给出这样的解释:当人们遇到感情问题时,一般都会去问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但他们一般都不会说不中听的话,怕你听了不舒服、不高兴,“我就不一样了,你又不会请我吃饭,下次又不会见面,所以那些难听的却代表真实感觉的话就由我来讲。一开始他们听了可能会生气,可过了之后会发现,我说的都是对的”。
答了那么多情感来信,最有体会的是什么?“老是听到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拍拖就是耍流氓,我不这么认为,你没拍过拖,怎么知道对方适合你?拍拖的目的应该是开心,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好,结婚不是唯一的目标”。还有在来信里面,其实男女比例是各占一半的,不像大家认为的怨女要多于痴男,“为什么我喜欢答女生来信?因为女孩子写的信通常比较细腻,内容比较清楚,比较好回答。男生来信通常不好看,情况也不讲清楚,比如问要怎么做才能让女生喜欢自己,这怎么回答?”
很多人感情上不懂得放手
“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放手,认为放下一段感情就意味着失败,认为自己投入了青春,投入了精力,一旦放手就什么都没了。我想说感情走了是事实,即使你不走,感情也没了,所以不能那么算。离开一段不好的感情绝对不是负面。”当身边人告诉他,在他的专栏里好像大部分都是劝离的,他一开始也感到很惊讶,后来想想,发现可能是自己心底里比较悲观的缘故。
写情感专栏的作家有不少,彭浩翔说别人的看得不多,但在网上听过万峰,还不无幽默的说:“万峰年纪也不小了,在广播里总是那么激动,对身体不好,作为后辈我应该去帮忙一下,这也是鼓励自己去做这件事的一个原因吧。”
但这个情感专栏截至今年7月份就不写了,“当导演是身体累,写情感专栏是精神累。就像医生,看多了病人自己也会变得不开心。很多人把心里的秘密和你分享,我觉得压力挺大的。况且我认为各种类型的情感问题已经差不多答完了,再下去就是重复”。
自己的情感困惑需要别人解决
总是去帮别人解决情感问题,自己是否也有感情上的问题?“年轻时候啦,不知道追哪个女孩子,会去问朋友。其实解决别人的问题很容易,自己的问题还是得问别人。就像香港的医生是不能给自己开药方的,因为自己的问题往往看不清楚。现在我和太太的问题主要是太少时间在一起,这需要我们自己解决。”还是大男孩脾气的彭浩翔居然已经结婚10年了,说起自己的婚姻之道,他说自己和太太属于“有问题就直接拿出来讲,小事情都要吵”的那种,“不吵架并不代表就是好夫妻,有问题一定不要收起来,不然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结婚不像开店,能保证永远不会关门,对方一定永远对你好,婚姻是需要花力气去经营的”。
广受大家欢迎的《志明与春娇》将于明年开拍,不过彭浩翔一定不肯取名为《志明与春娇2》,而是《春娇与志明》,虽然说的是两人接下去的故事。另外,《爱的地下教育》已经被一家电影公司买下版权,将改编成女情感专栏作家和读者的故事与大家见面,彭浩翔会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其中,同样值得期待。
那些活跃的情感导师们
说起来,彭浩翔写情感专栏属于跨界。有些情感导师可是从事问答、写专栏坚持了好多年,像连岳、庄雅婷、洪晃、张小娴、王尔冈、柏邦妮、东东枪们。这里列举活跃着的几位。
连岳专栏《我爱问连岳》
说起内地的情感问答专栏作家,第一个必须要提的是连岳。他在《上海壹周》上开设的《我爱问连岳》专栏,从2003年起到现在已经坚持了8年。粉丝大多是女性,很多人每周坚持买《上海壹周》就是为了阅读他的专栏。如今专栏结集书《我爱问连岳Ⅳ》也已经出版。连岳的风格就像一位知心大哥哥般娓娓道来,彭浩翔说他“能说出很多人生的大道理”,温和而又入木三分。
庄雅婷专栏《庄老师信箱》
庄雅婷被称为“毒舌感情评论人”,所开博客“北京女病人”曾荣获博客界的多项大奖。她在《MISS格调》开设《庄老师信箱》、在《周末画报》上和沈宏非一起开设《最佳拍档》等情感专栏。图书《那件疯狂的小事:两性情感的229个问答》为她的专栏结集,今年她又连续推出情感随笔《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成为沦陷在情感中的女人们的情感指南。庄雅婷语言麻辣幽默,分析问题可谓一针见血。
吴迪专栏《女性心理》
优家女性网总编辑、两性问题专家吴迪的博客“麻辣情医”(http://blog.sina.com.cn/askwudi)在都市男女中风靡一时,在《优家画报》上开设《女性心理》专栏,同时也是上海电视台《风言锋语》《大声说》、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的嘉宾,曾推出图书《麻辣情医Q&A》。上海某心理咨询中心兼职主任咨询师、EAP企业培训师的身份,使得她的情感问答专栏充满知性、理性的风格。既然是“麻辣情医”,当然文字不失泼辣,能够一语点醒梦中人。
巫昂专栏《巫昂答人》
巫昂曾为《三联生活周刊》社会记者,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诗人,在《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开设专栏。除了写情感专栏,她还拥有美食家、手工倡导者、笔迹分析专家等多重身份。《巫昂答人》专栏开设了7年,根据此专栏结集的图书《换个姿势爱》今年也出到第三本,她的观点是“爱情是我们在这世间恒久生活的一抹亮色,你不妨换个姿势爱”,这也决定了她的答案素来不遵循世俗准则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