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美丽文字之外的绝代芳华
标签:
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勃朗宁夫人简·奥斯汀英国文化 |
分类: 文化/读书 |
往往听人说“女作家里才女多,美女少”。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世界文学圈里美女如云。
101位女作家,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从古希腊的女诗人萨福到英法文学鼎盛时期的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勃朗 宁夫人、乔治·桑,从美国的艾米莉·迪金森、波兰的辛波斯卡、丹麦的伊萨克·迪内森、墨西哥的劳拉·埃斯基维尔到中国的张爱玲、朱天文……她们的照片或画像和她们的文字一样,充满了各地的风情。虽然她们的个性不羁有之,热情有之,温婉有之,忧郁有之,但在世界文学之林,这些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几乎有着同样的符号,它的名字叫——优雅。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说:“女性书写刚逾百岁,身为性别的‘贱民’在20世纪初仍是文明世界的常态。”在18、19世纪或更早的时候,女性作家寥若晨星,也更显得弥足珍贵。
那么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说起吧!她弹着竖琴唱着雅歌,说“我相信人们会在别的时代记得我们”,是波德莱尔、里尔克、希尔维亚·普拉斯、海子等后世诗人心目中的缪斯女神。她的一生充满流亡、漂泊之苦,她的个性旷世独立,后人在她留下的断章残句中甚至推测她是女同性恋的始祖。
写尽绅士淑女爱情和英国乡间田园风光的简·奥斯汀,本人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她42岁就去世,却在100多年和莎士比亚比肩统领英国文学的半壁江山。
以代表作《弗兰肯斯坦》成为科幻小说之母的雪莱妻子玛丽·雪莱,当时以第三者身份介入雪莱的家庭,又经历丧子、新寡之痛,但多舛的命运却激发了她关于神鬼故事的想象力,成为哥特小说的发扬光大者。
相貌才情均属二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以惊世骇俗的爱情独步天下,和缪塞、肖邦等著名人士都有过旷世恋情。她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终生苦役。”每一段爱情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离开缪塞,她写下《她与他》;离开儿女、肖邦,她写下《我的生活故事》……
伊丽莎白·芭蕾特15岁从马上摔下,卧床25年,形容枯槁。直到39岁时遇到33岁的诗人布朗宁向她求婚,第二年奇迹般地可以站立行走。被称为继莎士比亚后最好的十四行诗《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就创作于他向她求婚的那一天,止于他们结婚的那一天,那是勃朗宁夫人写给勃朗宁先生的世间最美的情书,“全世界的面目,我想,忽然改变了,自从我第一次在心灵上听到你的步子,轻轻、轻轻来到我身旁……”
这些女作家的人生故事太具传奇,所以有很多都拍成了动人的电影,像妮可·基德曼演绎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时时刻刻》,安妮·海瑟薇演绎简·奥斯汀的《成为简·奥斯汀》。更多的是女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大多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像《纯真年代》,改编自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走出非洲》,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个人自传;《庭院里的女人》,改编自赛珍珠的代表作《满芳亭》;《浓情巧克力》,改编自墨西哥女作家劳拉·埃斯基维尔的代表作《恰似水之于巧克力》,这位开创厨房文学题材、重新诠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女作家,热爱美食,热爱生活,她在作品里说:“在厨房,我们要保持快乐、宽大的心,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才能传达宽大的爱。”
你选择了哪种生活,就选择了哪种写作方式。诚如作者(王敏,学者,诗人,笔名伽蓝,在新疆大学讲授文学和电影)所说,“希望这本书,就像是101把通向情感与记忆的钥匙,指向101条写作的途径,或者101种生活的可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