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犀牛》,把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坚持到底

标签:
恋爱的犀牛话剧马路张念骅杭州杂谈 |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
爱她,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情。
一切白的东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惭形秽,
一切无知的鸟兽因为不能说出你的名字而绝望万分……
你是聪明的,灵巧的,伶牙俐齿的,愚不可及的,我心爱的,我的明明……
或者是我没有真正被爱情打动过?或者是我已经过了爱情的年龄?当被奉为“爱情圣经”的《恋爱的犀牛》在台上演出时,在我看来,就像是一群青涩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排练自认为先锋但实则是稚气的剧目,我丝毫都感动不起来。当演马路的张念骅使出浑身的激情甚至数次落泪,当演出结束台上的演员说听到观众席里的啜泣声,当很多男孩子表示自己被感动得哭泣,我真是感到有些汗颜了……
这是一出适合在小剧场演出的剧目,事实上,《恋爱的犀牛》从诞生起就一直属于小剧场,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在10年纪念演出的时候,却上了富丽堂皇的大剧场,不仅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在杭州也是搬到了通常演出高雅剧目或舞台布置以豪华见长的大剧院,于是这出小剧场话剧的氛围就变味了。一千多号人坐在高雅的歌剧院看台上简陋的舞台,差劲的音响(估计坐得远的根本听不清楚),9号人撑满了全场。主角和配角的风格完全是一庄一谐,而从杭州人的口味来说,其实是喜欢配角们的搞笑的,所以给予红红、莉莉、黑子、大仙们的掌声明显要多过口口声声爱得死去活来的马路和明明。“你要强奸也要选在晚上吧?”“过分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的区别,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红红的角色更是出彩,说句话就笑倒众人,而这个角色在前面几个版本中是杨婷扮演的,还有牙刷是李乃文扮演的。演了那么多年的话剧,这两人基本都没红,但现在却红了,杨婷照例不是影视剧红的,是因为舞台剧《WOMEN说相声》和《陪我看电视》,李乃文却是因为《集结号》,而他在《爱情的牙齿》中的表现其实更棒。我想这些在第四版中尚籍籍无名的配角们,再过几年说不定也红了。
这是一出适合在大学里看的话剧,因为那时“少年不知愁滋味”,把恋爱当成了天大的事。到了现在的年纪,爱情早已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或是过去式,所以会觉得马路和明明这样狂热的爱和自己相隔遥远。
张念骅扮演的马路,有些可爱有些憨傻。郭涛版的马路,可以想像是带点喜剧和诗人味道的。而段奕宏扮演的马路,应该和“团长”一样,有些神经质吧。不过张念骅的味道,似乎不像一个话剧演员,更像个普通人,可以用质朴来形容。
《恋爱的犀牛》,确实像廖一梅和孟京辉所说的,不仅仅是说爱情,其实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和执著。就像张念骅在演出结束后满含眼泪说的“希望大家把心中美好的东西坚持到底”!马路代表的正是一种执著,一种对爱永不妥协的态度。如果这样还可以延及对待生活永不改变的激情。这也许是《恋爱的犀牛》能够长演不衰的理由,它已经被赋予了广泛的含义。
还有里面那首《玻璃女人》,还是很值得一听:
你是不同的,唯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
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什么也污染不了,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
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我的爱人,我的爱人,我的爱人,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