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爱的偏执症

标签:
娱乐 |
分类: 电影 |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的另一部长篇,影片即根据此名著改编。以为这是很早以前的作品了,没想到却是去年刚刚由好莱坞拍就的。看的时候就觉得它像极了《百年孤独》,具有浓烈的魔幻文学风格,加上故事背景也是发生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一个小镇。
故事的主角阿瑞扎,年轻时是一个电报员,因为看到美丽的姑娘费米娜一见倾心,但她卖骡子的父亲岂能甘心想靠女儿的姿色改变家人命运的想法落空,于是霍乱横行时给费米娜治病的医生走进了她的生活。但阿瑞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爱,他从看到她的那一天是算起,爱了整整51年9月零4天,这个日子是费米娜的丈夫去世那天,他赶到她家里向她吐露的。其实费米娜在出嫁后就知道,有个影子始终存在她的生活里。
这样的爱,真是一种爱的偏执症,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所说的,“我爱你,与你无关”。无论你怎样,我无法停止爱你。在坐船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治疗情伤途中,阿瑞扎突然被一个陌生女人拖进房间“发泄”了一通,本来想为费米娜坚守处男身的梦想破灭了,也让他初尝男女之情的美好,就此他写下了他的“女人日记”,第一次是和一个不知道姓名的女人,第二次是和一个寡妇……到1900年时,他记下了第622个!但他还是忘不了他的费米娜。在费米娜72岁的时候,他终于拉住了她的手,身为哥伦比亚船运公司老板的他,终于在自己的船上和爱了半个多世纪的女人展开了蜜月之旅,尽管她已是鸡皮鹤发,不复往日美丽的容颜。
贾维尔·巴登,简直太让我惊奇了。他真正不愧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之前在《深海长眠》《老无所依》中都领略过他出神入化的演技,他可以是一个完全靠脸部表演的瘫痪病人,一个面无表情的杀手,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尤其如此。从年轻时的情窦初开,到中年时的忧郁颓丧,再到年老时的老态龙钟,每一个时期的变化都令人称奇而非常逼真。年轻时的那个是他吗?一点没有装嫩之感,简直就是个被爱掳掠的少年,我甚至怀疑这个如此年轻的少年根本不是他!转眼间他成了眼神里满是忧郁的成年人,再到后来,他佝偻着背、戴着眼镜头发雪白的样子完全是老头子了。如果说哪位演员从少年演到老年最像,我绝对要投他一票。事实上,这部电影主要就是看贾维尔的表演,就像《老无所依》如果没有他就会失去一半的分量一样。当然,扮演医生的本杰明·布拉特很有气质,表演也很有气场,最差的要算女演员了,从小演到老分明是最考验演员演技的。
在此转一篇所看到的非常精彩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书评
上周六讲Calvino的时候,有朋友提到了马尔克斯的另外一部长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趁着这份新鲜的动力还在,赶紧找了个电子版来读。
如题,这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虽然它没有《百年孤独》那么庞大的背景和深远的家族关系,但是在爱情这个着眼点,马尔克斯创造了文学上的另一个高峰。《百年孤独》的文字中蕴含的是一股磅礴恢宏的震撼气势,而《霍乱时期的爱情》,则是通过作者细微而敏锐的洞察,进入到人情感世界的深处,对情、爱、欲的描绘,细腻和婉,又不失大气,像涓涓的细流,逐渐的潜入人心,令人为之动容。
小说的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位诗人,少年时一次偶然的目光相遇,使他疯狂的爱上了达萨家的女儿费尔米纳。情窦初开的少女也许被这份狂热的感情所动,两人之间开始通过书信的方式交换炽热的情书,还私订了终身。这份寄托于文字的感情,当费尔米纳度假从别处回到当地,再次见到阿里萨时,却对他产生了厌恶之情,甚至怀疑自己爱的是实际存在的这个人,还是那个自己想象中的影子。
爱情中断后,费尔米纳按照父亲的意愿,嫁给了当地颇有声望的乌尔比诺医生,过着一种恩爱夫妻的生活。失意的阿里萨选择放纵情欲来排遣心灵的空虚,一方面他不停地和各种女人发生关系,妓女、寡妇、未婚的女子、抑或有夫之妇,另一方面则坚守着他对费尔米纳的爱情。
直到过去了半个世纪,当三个人都已经进入垂垂暮年,乌尔比诺医生因为一次意外从梯子上摔落身亡之后,阿里萨又重新来到费尔米纳面前,向她表露了那份依旧怀着处子之心的爱情。起初费尔米纳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唐突的表白,而内心对阿里萨不由自主的回应,更让她觉得自己像背叛了刚刚离去的丈夫,强烈的负罪感使她退却逃避。
阿萨里像当初一样,又开始不停的给费尔米纳寄去书信,可是这回寄去的,不再是年少时那种火辣辣赤裸裸的情书,在信里,阿萨里更多的是在重新审视和反思他对费尔米纳的爱情,这些文字渐渐消除了他和费尔米纳间的隔膜。在一次乘船的内河旅行中,这对年迈的老人重坠爱河,为了保守这桩秘密的情事,身为轮船公司董事长的阿萨里让船长挂起了代表船上有霍乱流行的“黄旗”,任爱情在这辆不靠岸的船上,尽情的放逐……永生永世……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又一力作,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爱情描绘成一种如影随形的疾病,它所造成的痛苦和折磨,荒谬却浪漫,在这场苦难中,阿里萨赢得了一种尊严,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爱的尊严。
在描写阿里萨的爱情过程中,有超现实的想象和夸张,但是相比《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现实主义的风格要更浓些。另外,作者也通过描述费尔米纳和乌尔比诺医生半个世纪的婚姻生活,将它作为爱情,或者说一种精神上、形而上的爱情的一个对照面,来进行比较、探讨。
小说里,乌尔比诺有一句名言,“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的关系”,并几次提到费尔米纳和医生借回到欧洲他们的蜜月之地,去寻回以为曾经有过的“爱情”,来维持夫妻的恩爱,还有乌尔比诺去世的初期,费尔米纳精神上所感到的莫大失落……
如果说费尔米纳对乌尔比诺是有爱情的,那么它是一种从有而有的爱情。这种爱情依存于时空,并随着时间的流动、空间的转换,会被渐渐磨灭,成为死去的定格的记忆。而她和阿里萨的爱情,是无中生有的,也许只有这种无而有的爱情,才能超越时空,在此岸和彼岸之间来来去去,永不靠岸,也永不死亡。
小说在对老人情态和心理的刻画尤为出色。在旅行中,阿里萨和费尔米纳克服了大自然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丑陋的老态,勇敢的接受了纯美的爱情的再次降临。明快的结尾,留给读者微笑后深深的感动,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爱情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杰作。
爱情是什么?爱情的存在,不是因为爱上一个人,而是因为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