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八卦 |
分类: 娱乐 |
电影《色,戒》的火已经从银幕蔓延到生活中。人们在讨论电影里的王佳芝和易先生时,也会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和女人。为什么易先生会毫不手软地杀掉心里喜欢的王佳芝?是否男人都像易先生一样理性和冷酷?王佳芝为什么会在刺杀行动中爱上易先生,为保全他的性命而甘愿牺牲自己?女人都像王佳芝那样在关键时候会心软吗?由这部电影所引发的话题--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的理性和感性,在生命、利益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态度,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我们做这期风尚话题的初衷。
网上已经有个热帖提出了四问:一、如果你是王佳芝,你会爱上易先生吗;二、如果没有那颗钻戒,易先生会不会就这样被暗杀了;三、如果你是王佳芝,你会自杀吗;四、如果你是易先生,你会放过王佳芝吗?看过电影的,或没看过电影的,只要稍微了解张爱玲这个著名的故事,都会作出自己的解答。
我们邀请了一些名人,参与了这些问答。也邀请了周围的大众,从这部电影,或从这些问题中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些回答虽然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在爱情面前,男人和女人的态度没什么差别;色和戒,感情和理性的把握,是人性最本真的挣扎……
名人篇之女人帮
洪晃
如果就男女之情来说《色,戒》,我觉得特无聊。其实它表达的是人性的最根本超越了政治。电影像问观众,你觉得人性有多厉害?能超过理性吗?能压倒信仰吗? 能跨过政治鸿沟吗?你觉得可以吗?你觉得人(王佳芝或易先生)这么做了是因为人性伟大,还是因为人性卑鄙?
从感性到理性,从性到爱就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肉体的接触和物质的交换只是感情的表现方式。王佳芝刚开始时完全被理性支配去装作爱,而最终做了一件被感情支配的事情;而易先生是从感性出发,却一直在做理性的决定--从买戒指送情人这种俗不可耐的行为,到处决王佳芝,都是理性的。那到底是哪个先,哪个后?
(说到男女之情,)送个戒指难道就是真情? 爱和性依赖是一回事吗? 送戒指和判死刑是冲突的吗?
女记者不是经常问怎么爱才“值”嘛,这算不顾一切吗(指女人经常被认为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 男人真的就这么不一样?
遗落色戒……
文/江一燕
身份:演员,主演《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星火》,看的是内地删减版
看完《色戒》,只觉得心底很痛。
女人终归是不适合当特务的。王佳芝不行,我也不行。所以当那两个字从她嘴里挣扎着挤出来:“你走!”一切比生命更重要的利益统统毁灭。
当女人爱上男人,她便有一股可怕的力量,是生死都无法阻挡的。
男人尽管也为之动容,可却还是会为了性命在一秒钟之内消失殆尽。
反正,《色戒》里是这样的。
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被触动的情景自然也不一样。作为女性,我始终沉浸在王佳芝的情感里,她在最后接受任务时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情感面临崩溃,她说,他像一条蛇一样在往她心里钻,在侵蚀她所有的情感。
她和所有人一样的敏锐,细腻。爱着一场生死较量。
那些轰轰烈烈的爱国情怀,那些悲壮的誓死宣言,最后,都输给了爱情。
又怎能不痛?
是与非,对与错,在爱情面前,都是微弱的。
终是悲剧散场。
看一场好电影,沉溺于一个好角色,就像陷落于爱情的王佳芝,去留都已是身外之事。
名人篇之男人帮
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宁财神
易先生必须生存下去才能谈感情啊,他杀王佳芝是出于本能。其实我觉得他们的选择和感情没关系,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关系。少年时代,我们拉了女孩的手会高兴一个月,大了和女孩牵手,她长得不好看你还不高兴;女孩冬天掉水里了,少年时会不顾一切去救,现在想想,这大冬天的下水值不值。我估计这小王30开外就会理智一些了,如果35岁让她想想自己干过的事,肯定会后怕!人大了后阅历多了,考虑也会多了。
说女人感性男人理性,这真是一种误解,女的狠起来也是挺狠的。说女人感性,为什么历史上最大的画家和诗人都是男性?这种都是瞎分析,还不如星座来得靠谱。
反正对我来说,女人的才华对我够不成任何吸引力,是性格好坏、思维方式、美貌等综合指数决定我喜不喜欢,当然美貌是很重要的,人人都有审美需求嘛。我估计,是小王的魅力指数和美貌程度不够,才让易先生最后没有选择她的。这种选择要看对方的吸引度,如果她是我用了一生时间等待她出现的那个人,她对我的诱惑指数会很大,我为了她,去死也可以。如果长得一般就算了。
男女在一块会有化学反应,喜欢做爱也是一种动物性。这小王估计觉得和易先生在一块做爱不错,感情就产生了呗。至于钻戒,我倒不觉得是重要的,小王的成长背景就是普通家庭,又是理想主义,让她在钻戒和男友送的琴之间,我想她会选择琴。张爱玲就不一样了,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她一定会选钻戒,这种有钱人家出来的,物质是她的生活习惯,没有她会抓狂的!
无论男女,为了爱都会这样做
程青松
色,就是欲望,性,人间万象。
戒,就是戒律。
王佳芝作出这样的选择(放走易先生),根本不是冲动,她也不是为爱迷失,所以她不可能后悔。这是人性最本真的流露,她对他产生了感情,所以她肯定会这么做。很多人认为只有女人才会这样,其实这是对女人的一种偏见,歧视,男人也会,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
王佳芝说起来是个变节的革命者,她在感情上发生了偏移,她为了爱情放弃了革命信仰。不过怎么说呢,江姐也是革命者,她却可以为了信仰放弃爱情,这样的讨论似乎更具意义。而男人是可以被社会异化的,比如像易先生这样为了自己的使命而放弃情感。
性爱是重要的环节,王佳芝是通过这个爱上易先生的。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在性面前都是最真实的,通过这个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当然喜欢一个人,也有很多原因,比如生活方式,生活的细节。任何女人都会喜欢男人带给他身体和物质的愉悦,没有谁会喜欢过一穷二白的生活。
王佳芝就是红玫瑰
蔡骏
说女性感性男人理性只是相对而言,每个人心里都有感性的一面和理性的一面,都会面临选择。只不过在关键时候有的人选择理性,有的人选择感性,感性的就会被理解成冲动。
这个故事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是一种冒险的欲望、女性渴望浪漫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出轨。在那种特定历史环境下,女人的情感是非常压抑的,通过和男人的交往,她的本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所以她最终作出放走男人这样的选择也是必然的。
男人最终放弃了女人,表面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和政治没关系。对男人来说,他想要的只是一个情人,就像《红玫瑰与白玫瑰》,王佳芝就是那个红玫瑰,适合做情人,而不适合长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