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娱乐 |
看到《学习时报》陶东风一篇批评《黄金甲》的文章《丑陋的“大片”》,后来《报刊文摘》也选登了,觉得非常好。“好电影不等于奢华的场面和视觉的盛宴,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如果把《黄金甲》和它的原型《雷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改编后一个根本变化就是把原先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给弄模糊了,《雷雨》中明确的价值立场没有了,正、反面人物的分界没有了。所谓大片一般是离不开暴力和血腥的,好莱坞大片也是如此。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大片像中国的大片一样,其暴力的展示居然完全脱离了道德制约和价值内涵,成为彻头彻尾的暴力崇拜和暴力美学。”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上映的美国大片《惊涛大冒险》,同样是大片,但它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温暖色彩令人动容,这里更多的是励志,是对生命的关爱,是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把生的希望留给更重要的人。但表现得丝毫不像国内主旋律影片那样虚假,那样无法打动人。当然在美国大片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惩恶扬善,正义战胜邪恶,很多人认为美国大片是老套路,总是把人拍得太简单,但和国内大片比较起来,他们的道德评判是泾渭分明的,就是对善良的宣扬和对丑恶的鞭挞。国内的大片,真的像陶先生所说的,“中国艺术中道德底线的瓦解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可怕的事实”。无论是从《夜宴》还是到《黄金甲》,影片所展示的都是人性的丑恶。看完影片后,视觉的冲击力过去后,心里没有留下一丝温暖和让人感动的东西。但这样的感觉,我在不少美国大片里体会到了,如《惊涛大冒险》。难道中国人的人性,真的是丑陋很多吗?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上映的美国大片《惊涛大冒险》,同样是大片,但它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温暖色彩令人动容,这里更多的是励志,是对生命的关爱,是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把生的希望留给更重要的人。但表现得丝毫不像国内主旋律影片那样虚假,那样无法打动人。当然在美国大片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惩恶扬善,正义战胜邪恶,很多人认为美国大片是老套路,总是把人拍得太简单,但和国内大片比较起来,他们的道德评判是泾渭分明的,就是对善良的宣扬和对丑恶的鞭挞。国内的大片,真的像陶先生所说的,“中国艺术中道德底线的瓦解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可怕的事实”。无论是从《夜宴》还是到《黄金甲》,影片所展示的都是人性的丑恶。看完影片后,视觉的冲击力过去后,心里没有留下一丝温暖和让人感动的东西。但这样的感觉,我在不少美国大片里体会到了,如《惊涛大冒险》。难道中国人的人性,真的是丑陋很多吗?
后一篇:当春晚沦为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