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

美国灾难大片《海神号》由有“海神”之称的海难专业户——德国人沃尔夫冈·彼得森掌舵。沃尔夫冈在好莱坞凭拍海难片起家,《从海底出击》和《完美风暴》两部作品大获全胜,也让他成功跻身A级导演之列。此后他还拍摄了大片《特洛伊》。
很多人愿意把《海神号》和《泰坦尼克》做比较,同样的巨轮海上遇难事件,同样的灾难大片。但彼得森不这么看,他觉得《泰坦尼克》其实是部爱情片,而《海神号》是描写一组人如何试图逃出沉船的群戏,更注重过程。《海神号》上映后,不少媒体反映它虽然特技出众,但情节空洞。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因为影片缺乏对主要人物个性魅力挖掘的缘故。
影片中描写了除夕之夜航行在北大西洋的豪华游轮“海神号”突然遭遇海啸“疯狗浪”的正面袭击,船身朝下,人员死伤无数。大部分人选择了呆在密封仓中等待救援,赌博家迪兰(乔什·卢卡斯)决定逃离船体,单身母亲和小男孩、前纽约市长和女儿、男友,老婆背叛自己的大款和一个去纽约找弟弟的女人还有一位厨师一行9人打开船上的道道关卡,往浮在海上的船底前进。途中厨师、找弟弟的女人、前纽约市长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6个人终于成功离开了轮船,跳入大海中的救生艇,发射信号弹,等来了救援他们的飞机。而就在他们跳离轮船时,灌满了海水的轮船迅速沉入海底。
影片从头至尾惊心动魄,爆炸声、电击的火花、海水的汹涌、巨轮的天翻地覆,给人强烈的视听冲击,甚至比《泰坦尼克》和《完美风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单单从感官上来说,〈海神号〉绝对是让人享受到了。从对人性的刻画上,影片也描写了亲情的真挚,困境下互相帮助的可贵。但由于没有对主角个性魅力的开掘,影片的感人就大打折扣。迪兰是个英雄,但他对单身母亲的好感浅尝辄止。女儿和男友的爱情经受住了灾难的考验,但并没有着力表现。所以当我看完影片后,对人物的印象是模糊的。如果说〈泰坦尼克〉是以海难事件为背景来表现一段感人的爱情的话,那么〈海神号〉恰恰相反,是以几个人物的表现来反映整个海难事件。孰轻孰重,一看便知。影片要感动人,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人上,而不是放在事情上,也就是人性化原则。如果以说事为主了,感人的力量肯定缺乏,所以〈海神号〉尽管场面好看,煽情的元素还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彼得森前几年拍的〈完美风暴〉,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扮演的船长一意孤行,最终敌不过“完美风暴”,断送了船上所有人的性命。一个没有个性魅力的船长是无法打动人的,所以〈完美风暴〉没有打动我。就像〈海神号〉缺乏特别打动人的情节和人物一样。
不过也许这就是德国佬彼得森的风格,不想玩爱情,只想表现勇敢和场面。但真正出色的文艺作品,怎能缺乏“以情动人”的元素呢?
后一篇:乔什·卢卡斯,可惜不演爱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