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
《人间·四季·春》
人物:女教师让娜 女学生娜塔莎
晚上看侯麦的《春》,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的系列片《人间·四季》中的第一部,很早以前买的,都没看,现在准备一部部地做功课。
内容倒是很简单,说的是一个教中学哲学的女老师自己的房子被表妹借去,又不想回男友的房间,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和一个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少女相遇,女孩邀请她去自己家,因为母亲和父亲离婚后,父亲就很少住在家里,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两人倒是非常投缘。女孩的父亲有个比女孩大不了多少的女友,而女孩自己的男友却和父亲年龄差不多。女孩非常不喜欢父亲的女友,撮合女教师和父亲,并把她带到郊外的家里的住所,争取父亲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其实父亲本来就知道和年轻的女友不可能长久地呆在一起,所以也很期待和女教师能够续缘。但理智的女教师在回到巴黎后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男友的房间,尽管她也很讨厌比她小三个月的搞数学又像个诗人的男友凌乱的房间。
我不知道侯麦导演在片中想表达的是什么情绪?春的寓意是什么,已届中年的父亲的青春情怀?春天的冲动,最终人们都归于理智?故事淡得像散文,但也能吸引人看下去。法国人的浪漫和自由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很随意地到刚认识的朋友家过夜,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戒备。片中有一段思,父亲和女教师在郊外房间里单独相处的时间里,父亲问:“我能坐到你旁边吗?”女教师镇定自若:“能。”父亲坐过来挨得很近,又问:“我能拉你的手吗?”女教师依然不动声色:“能。”父亲拉了她的手,又问:“我能吻你吗?”女教师:“能。”父亲先吻手,然后两人一起接吻,但很快女教师坐到对面去了,很理智地说:“你提了三个要求,我都答应了,到此为止,事不过三(大意如此)。”
侯麦的电影贯于探讨男女关系,但他的电影并没有大胆的情欲,更多是法国式的优雅。电影拍摄于90年代初,是侯麦70岁的时候。
人物:女教师让娜 女学生娜塔莎
晚上看侯麦的《春》,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的系列片《人间·四季》中的第一部,很早以前买的,都没看,现在准备一部部地做功课。
内容倒是很简单,说的是一个教中学哲学的女老师自己的房子被表妹借去,又不想回男友的房间,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和一个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少女相遇,女孩邀请她去自己家,因为母亲和父亲离婚后,父亲就很少住在家里,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两人倒是非常投缘。女孩的父亲有个比女孩大不了多少的女友,而女孩自己的男友却和父亲年龄差不多。女孩非常不喜欢父亲的女友,撮合女教师和父亲,并把她带到郊外的家里的住所,争取父亲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其实父亲本来就知道和年轻的女友不可能长久地呆在一起,所以也很期待和女教师能够续缘。但理智的女教师在回到巴黎后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男友的房间,尽管她也很讨厌比她小三个月的搞数学又像个诗人的男友凌乱的房间。
我不知道侯麦导演在片中想表达的是什么情绪?春的寓意是什么,已届中年的父亲的青春情怀?春天的冲动,最终人们都归于理智?故事淡得像散文,但也能吸引人看下去。法国人的浪漫和自由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很随意地到刚认识的朋友家过夜,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戒备。片中有一段思,父亲和女教师在郊外房间里单独相处的时间里,父亲问:“我能坐到你旁边吗?”女教师镇定自若:“能。”父亲坐过来挨得很近,又问:“我能拉你的手吗?”女教师依然不动声色:“能。”父亲拉了她的手,又问:“我能吻你吗?”女教师:“能。”父亲先吻手,然后两人一起接吻,但很快女教师坐到对面去了,很理智地说:“你提了三个要求,我都答应了,到此为止,事不过三(大意如此)。”
侯麦的电影贯于探讨男女关系,但他的电影并没有大胆的情欲,更多是法国式的优雅。电影拍摄于90年代初,是侯麦70岁的时候。
前一篇:割裂
后一篇:《悲歌一曲》,那寂寥的潘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