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凡学棋阶段小结

(2019-11-20 22:00:25)
标签:

围棋

北京

段位赛

分类: 家有棋童

作者:小凡妈妈 

   

   

小凡同学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北京秋季围棋段位赛中升上了业余5段,我们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孩子通过努力终于给自己的学棋生涯作了一个阶段性的小结;惭愧的是近几年京城段位赛举办频繁,段位证书的含金量已经大幅降低。我们作为其中一分子,不知道是应该“与有荣焉幸甚至哉”还是应该戚戚然“心怀不安”。目前来看,后者居多。

 

不过,记录一下孩子的学棋经历一定是每个家长都愿意做的一件事情,所以当王老师嘱我写几句的时候,我内心虽说惊讶惶恐,但同时也特别感激。

 

小凡是一个双商都不怎么在线的孩子,贪玩好动,性情执拗,不爱深入思考问题,舍不得下苦功夫,说实话不太适合下棋(当然,此处下棋二字可换成任何一种别的活动)。奈何围棋是他自己最初选择的,所以咬着牙我们也一直坚持着。

 

20149月,小凡5岁多点,刚刚上幼儿园大班,周末一天我们在望京一个商场里闲逛,遇到一家国象培训机构,试听了15分钟,认识了国王、王后和骑士,孩子很感兴趣。出门后在路上又遇到一家围棋培训机构,漂亮的小姐姐在大棋盘上摆了几个形,白子围住了黑子,黑子不见了,孩子也很感兴趣。回家后告诉他只能选一个,他用“点兵点将,骑马打仗”的顺口溜选定了围棋。

 

我们并没有作过多的调查和甄选,在家附近走路5分钟可达的地方找了一个围棋班开始学习。老师水平不错,是业6,但当时生源不足。我们第一天去,零起点报名的就小凡一个,老师好心,没有撤班,一对一地给他上了几周,每周1个小时。短短几周后小凡被安排到了另一个班,和一些10级、5级、还有2级的孩子一起混班上课。就这样,一周一次课,每次1.5个小时,一直到20161月,小凡顺顺利利地打上了1段。

 

当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完全没有想过这个1段的含水量是多么的丰盈而充足,还觉得挺美:上课方便,离家近,没有作业,不需要记笔记。他爸爸经常手机耳机齐备,台上老师纹枰论道,台下美剧江湖笑傲。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是多么惬意的一段时光。直到20167月底,他第一次打2段,在南城,第一天连输6盘,我们才意识到好像有点不对劲儿。火速上网搜索,发现了一篇“小朋友如何做死活题”的文章,看到了“胖墩儿棋校简介”,觉得理念共情怀一色,良心与水平齐飞,马上给王老师打电话,于是在201681号到7号,小凡参加了7天集训,在陶老师班,开始了正式的胖墩儿学棋生活。

 

20169月,小凡在王老师的初级班上课,爸爸开始记笔记、录视频,自己回家开始做死活题,恶补之前薄弱无比的基础。过往的轻松惬意眼下都变成一个又一个的深坑。11月,小凡在第一天已输3局、再无退路的情况下,第二天连扳3局,艰难地打上2段,这也是他第4次打2段。从这第4个坑里爬出来后,王老师安排他陆陆续续地上了李老师、杨老师和谢老师的课。173月份,他以小组第二打上了3段。

 

如果说在这之前我们羡慕的是那些零基础就在胖墩儿启蒙学棋、基础扎实的孩子,那么177月之后,我们羡慕的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在胖墩儿学棋的孩子。娃爸因工作原因外派到加拿大,家属随行。临行前和王老师告别,王老师一再嘱咐:坚持学棋,千万不要放弃!

 

   

小凡学棋阶段小结
   

    

不放弃”这一点,小凡同学执行得很好,他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说过一次“我不学围棋了”!因为没有老师指导上课,没有小伙伴一起练棋,他当时的棋力下降得非常厉害。再加上北美地区主流的棋类运动是国象,大大小小的比赛层出不穷,大氛围也不利于继续学围棋。邻居和同学里许多华裔孩子以前在国内学围棋后来都纷纷改学国象了。但他一直一直坚持下围棋,网上下不过别人,就自己在二楼地板上摆个棋盘,自己和自己下,黑的赢了白的,他就跳起来笑,白的赢了黑的,就继续下,直到黑赢为止,自得其乐。

 

多伦多的华裔移民很多,差不多大半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知道了周日下午的一个棋友俱乐部,离家十几公里。于是我们每周日下午,只要不是外出旅行,就去那儿下棋。大部分棋友是中老年的先生们,也有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的一些学生,有时候也碰上西人和韩国人,水平从业1到强业5都有,小凡每次去大概能下两盘棋,然后和对方聊聊天,复复盘,也交到了一些忘年交棋友。有时候俱乐部放假,我们就和棋友约棋,去棋友家或者社区中心下棋。一年多下来,大多地区(GTA的几个城市我们都跑遍了。有一次下完棋出来,开车回家,车窗外寒风呼啸,漫天雪花,红灯时回头看车厢内,小朋友系着安全带,打着小呼噜,小脸上两团酡红,那是激战后未消的酣意,以一种并不舒服的姿势熟睡在后座上。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场景。

 

除了和棋友约棋,我们也在网上看视频学习。围棋TV是看得最多的,《超好用布局》看了两遍,定式看得少,因为不喜欢。然后就是做题,出国时带了几本围棋题库,包括专项训练1000梅兰竹3600初级中级,他都草草做了一遍。再有就是请教王老师,看博客文章,汲取精神食粮和技术养分。王老师每次都是有问必复,而且详尽无遗,一边介绍一些自学的方法,一边鼓励我们继续努力。那个时候我们最最羡慕的就是小胖墩儿们,有那么好的老师指导,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一起切磋,而他只能靠自己,缓慢而艰难地往前走。

  

  

小凡学棋阶段小结
   

   

2018年圣诞节前,在俱乐部认识了一位弈城9段的老师,于是开始跟老师一周一次上课,老师很耐心,也很认真,和他下棋,帮他复盘,给他讲题,后来因为老师住得较远,过来不是很方便,面课就改成了网课。上了差不多3个月,到193月初,开始放春假,我们就停了。

 

197月中旬,我们签证期满回国,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回胖墩儿参加集训。722号第一天集训后,他回家说,“我下午眼看就要睡着了,可是贾老师突然批评我前面那个同学,瞌睡又被吓跑了!”坚持了3周集训,810号、11号参加了延庆比赛,81负排名小组第一升上了4段。其中的第7盘很是惊险,当时盘面已经落后30多目,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继续沉着应战,诱敌收单官,最终小胜。

 

3个月后,上周末,1116号、17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怀揣欧老师的秘笈,他又参加了秋季段位赛。组内有成人高手,也有5段返打的强手,战况胶着,互有胜负,他赛前订的目标是“赢5,第一天他就完成了这个目标,第二天上场前,我跟他说:“你的目标已经完成,多赢一盘都是运气,所以放开了下!8轮他再下一城,第9轮技不如人,输了12目。最后他63负,擦着升段线的边缘打上了5段!他借志愿者老师的手机给我打电话,笑意吟吟的声音从电话线里传出来:“妈妈快来接我吧!那一刻,我知道,他一直不放弃的东西终于有了回报!两年的异国生活并没有拖他的后腿,而是一直在积攒他的韧劲和力量,很慢,但并不晚。

 

感谢大家花时间看我这篇长长的流水账文章,里面或许并没有什么涨棋的捷径,也没有什么直抵人心的辞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棋童5年来走过的有那么一点点不普通的学棋之路。

 

感谢胖墩儿这个大家庭给予我们的热忱帮助,老师们的教诲,同学们的陪伴,时光雕刻成一幕幕永远难忘的记忆,多年后再回首,一定心怀暖意!祝愿小胖墩儿们一个赛一个地努力,永远不轻言放弃,直至实现自己的初心!

 

 

 

小凡,男

20149月开始学棋,时年5岁半

20161月,打上业余1段,学棋1年半

201611月,打上业余2段,学棋22个月

20173月,以小组第二打上业余3段,学棋28个月

20177月至20197月出国

20198,以小组第一升上业余4

201911,打上业余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