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的高段班

(2014-05-19 11:28:03)
标签:

围棋

高段班

教育

分类: 学棋土壤

 

 

 

高段,一般指的是业余4段和业余5段。高段班,自然是指适合高段学生学棋的班级。

 

高段班,听上去很美好;教高段班,似乎特别能展示一个围棋老师的水平、一个围棋学校的吸引力。果真如此吗?

 

 

生源压力

 

学习围棋的孩子越来越多,但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坚持学到高段的棋童却寥寥无几。生源少,开源艰难,高段班的规模自然无法变大。

 

为了充实高段班,现在很多围棋学校已经把业余3段(甚至强2段)的孩子放进高段班,高段班变成了中高段班。这个现象凸显出高段班的生源压力。

 

 

班级的稳定性

 

高段班相当不稳定。

 

攒出一个高段班,往往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从很多拨孩子里方能培养出几个高段位的孩子;而散掉一个高段班,恐怕只需要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一个无法控制的契机。

 

高段班的学生,不升段、进步慢,老师着急,希望孩子尽快升段;学生升了段,进步快了,老师更着急,生怕孩子不再满意于目前的学棋环境,继而转学他投。

 

 

高段孩子的学棋要求

 

这个要求,并不是棋童家长的诉求,而是学棋的内在技术要求。

 

一个孩子打上业余4段,或者只有业余3段的水平,就需要上小课了。较之大课,小课更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技术问题,段位越高,个性化辅导愈迫切。那么,18141211等几种小课,势在必行。

 

试想,十多个孩子的高段班,如果不是资格很牛掰的职业棋手,课堂上的教学效果HOLD得住吗?

 

 

高段班老师的自我定位

 

教高段似乎代表着一种棋份儿,教高段班似乎是一种荣耀。高段班老师往往较容易托大,时常会不经意中表现出对低水平班级的不屑。

 

在自我介绍中,大力神、强豪、常青树、名手、名师、大师等等称谓与描述,不绝于耳。如果这个高段班的哪个学生在日后几年中能打上职业段位,该老师的这块牛皮一定会吹到天上:XXX九段是我的学生!我是职业棋手的老师!

 

能成为职业棋手的这个学生,相信跟哪个围棋老师去开蒙,最终都能成为职业棋手,他的天分摆在那里呢,这不是某个高段班老师的功劳,只不过这个宝贝学生被那个老师碰到了而已;况且一个高段班老师充其量只能把这个学生带到45段,5段以上不归他管,5段距离职业初段还差得远喱,他也教不了5段之后这更长的一段。

 

在一个高徒出名师的年代,正直、低调、谦虚、务实,方能更塌实地给高段班讲课。

 

人贵在自知。

 

 

家长对孩子学棋速度的惯性思维

 

孩子到了高段,进步的速度会大幅度放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对于非天才类的多数棋童,从3段到4段所用的学棋时间,不会比从入门到3段用的时间短。

 

但多数高段棋童的家长对这个普遍现象并不接受。他们依然会对学棋速度有明确的要求,希望能和级位、中低段位的进步速度差不多才可以。

 

当围棋老师的教学进度和孩子的进步速度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时,带孩子换老师就是家长们的不二选择。这也加剧了高段班的不稳定。

 

频繁换老师,变成了高段棋童的一种常态。这个频繁,让孩子的学棋时间人为地被拉长了,这是孩子的一个灰色损失。

 

 

道场的吸引力

 

北京有四大围棋道场,他们汇集了全中国才能最好、水平最高的棋童。这批孩子,多是少年天才,他们往往半放弃、全放弃学业,奔赴紫禁之颠的聂马葛狐,拿出14小时*365天的背水一战劲头,拼搏数年,以获得职业段位作为弱冠之年的唯一奋斗目标。

 

京城棋童在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棋条件,职业棋手多过国内任何一座城市,守着四大道场,可以省却诸多舟车劳顿之苦。孩子一旦学到高段位,家长自然会萌发把孩子送进道场的欲望。家长的如意算盘是,既然打上高段,应该去道场拼一下!反正都在北京,如果不能冲段,再回学校继续上学也不迟。

 

尽管围棋道场并不适合绝大多数高段位的棋童,虽然弈城8、弈城弱9、弈城中9的棋童去了道场明显就是打酱油,但家长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忠告,他们依旧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把孩子塞进道场。望子成龙之心,完全可以理解。

 

进入道场才发现,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努力,而是在一个天才林立的氛围中,拼了全力之后依然真的不行。学围棋到了这个份上,是需要足够天分的,勤奋已经远远不是权重最大的决定因素。

 

高段棋童家长们的想法形成的合力,让四大道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股力量极大地分流着各个围棋学校的高段位棋童、瓦解着各个棋校的高段班,使得单打独斗的高段班围棋老师,不管是业余6段、7段,还是职业棋手,他的学生很容易就突然消失,一问原因:去了道场。老师只能苦笑。

 

数月之后,便是高段棋童家长的更苦的苦笑:定段无望,半失学后再回学校同样艰难,两难选择的持续痛楚又有谁知。

 

道场的吸引力,实则是对普通棋校高段班的破坏力。其中受伤害最大的非不具备冲段才能的高段棋童莫属。

 

 

听上去很美好的高段班,里里外外的尴尬不止这么多。

 

高段班,该何去何必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