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一盘9路围棋和一盘13路围棋

标签:
9路围棋13路围棋体育 |
分类: 蹒跚学步 |
篇首说明:本文只适用于北京的围棋教学环境。是否需要给孩子讲授9路围棋和13路围棋,并没有也不需要有一刀切的标准。北京之外的兄弟省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教学内容的取舍。如果因为这个纯粹的技术探讨出现误会,实在不是在下的本意。
5岁孩子的眼界并不开阔,让这么小的孩子直接使用19路大棋盘,孩子的眼睛和脑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顾此失彼、应接不暇。9路围棋、13路围棋、19路围棋的有序使用和渐进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把眼界一点一点打开,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教学方法不仅符合低幼儿童身心成长一般规律,而且能够让孩子的围棋基本功更为扎实。
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北京的围棋学校中,9路围棋和13路围棋的使用较为普及。
本文中的9路围棋和13路围棋,都是针对初学围棋的小朋友下的示范棋,招法中规中矩,旨在说明两种小棋盘的下法。实际比赛中的9路围棋和13路围棋可不是这个样子。
一、示范一盘9路围棋
9路围棋是下整盘棋的起点。只要能比较流畅地走下来就行,不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技术做要求。
第1手~第4手:双方各占两个空角。
第5手~第8手:用拆的手段占边并围空。在9路围棋中,拆是特指拆一,包括在四线拆一、三线拆一、三四线斜拆一、四三线斜拆一等四种情况。
第9手和第11手:二路线的官子。由于这种棋是先手,因此第10手和第12手不得不跟着走。
第13手~第26手:小官子。小官子的收束方收有多种,示图中仅是一例。
终局时,黑有41颗子,黑胜。
二、示范一盘13路围棋
13路围棋很接近19路整盘棋,里面涉及到了定式的概念,需要用到几个定式。
1、棋局讲解
第1手~第4手:双方各占两个空角。
第5手~第8手:走出了半个定式。由于13路围棋比19路围棋狭窄,因此一个定式往往走不完。
第9手具有双重作用,既是小飞守角,又是用小飞做拆一的占边。
第10手~第21手:这是常型,叫星位点三三常型,它不是定式。这个常型中有十余个变化,本局示范棋只走出其中一个。
第22手的性质跟第9手相同,既是小飞守角,又是用小飞做拆一的占边。
第23手,用小飞的手法走向中腹。
第24手叫跳靠,它本身是跳的手段,挨住对方棋子的手法叫靠。
第25手叫扳,棋理中有“逢靠必扳”的说法。
第26手需要长。
第27手需要连接,以补自己的断点。高手往往会把自己的断点一一补好。
第28手相对于第4手是拆二。
第29手,跳向中腹。
第30手,长一步,从这步棋开始,双方开始收官。需要说明,在二线的长一般也叫爬。围棋中有先手和后手之说,所谓先手,就是自己走一步之后,对方必须跟着应对一步,否则对方就很容易吃亏。现在的第30手就是一步典型的先手,第31步不得不跟着挡一步。
第32手,长一步,抢占官子。需要指出,从三线往二线的长,以及从二线向一线的长,也叫立。一个步法在棋盘不同地方有多个名字,是常见现象。
第33手,黑棋抢了另外一处的一个官子,并且是先手,第34手不得不跟着走。
第35手~38手是一个固定的收官子下法,当然也是先手。
第39手同样是一个二路上的官子,如果这手被白棋抢到,白可以用夹的手法吃掉第7手这颗子。
从第40手开始,双方收小官子。收官子的顺序是按照价值大小,先收先手大官子,再收价值大的后手,最后收价值小的后手官子。
至第65手,棋局结束。
2、计算结果
13路围棋有169个交叉点,先走的黑棋不用向白棋贴目,因此,哪一方获得85颗子,哪一方就获胜。
本局终局时,黑方有86颗子,黑胜。
所谓贴目,就是先走的黑棋,在终局计算结果时,需要向白棋贴还一定的目数(棋子数),以抵消先走的便宜。
三、转载两盘9路围棋的名局
9路围棋和13路围棋不仅用于基础教学,而且都有正式的比赛,甚至还有职业比赛。曾经问教过两位具有职业高段位的围棋老师,他们都认为9路围棋比19路整盘棋难下。
作为欣赏,转载两盘9路围棋的名局,对局双方是宫本直毅(九段)和吴清源大师。
第一局:
黑:宫本直毅(九段)
白:吴清源(九段)
1968年,日本
第二局:
黑:吴清源(九段)
白:宫本直毅(九段)
1968年,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