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2009年02月12日]

(2009-02-12 21:43:55)
标签:

杂谈

     这本小册子原计划年前印刷,由于某种原因,至今未能如愿。好友陆籽叙兄为此书所作序言“《情缘西藏》摄影日记”亦一并未能与如期大家见面,深感歉意!此序言文辞隽永,真情流衍。奈序中赞誉之词多有过之,实不敢当。今受陆兄之请,发出此文,对于文中过多赞誉,细思之,实在惭愧!惭愧极!
   (在此感谢好友左晋先生,特意为我打印了几册样本,特翻拍附上)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难产的《情缘西藏》小册子 <wbr>[2009年02月12日]

 

 

                 《情缘西藏》摄影日记

                                                 作者: 陆籽叙

 

    自从照相技术来到人间,在摄下重大事件场景的同时,也凝固了人类的历史。从那时起,历史不再是仅存于文字叙述中的抽象概念,不曾谋面的人们之间能超越时空的悬隔,从照相的遗影中得以相识相知。尤其是在风景摄影上,光和作用下的美丽瞬间成了永恒。沧桑巨变中的世界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尊容,为后人回想历史场景提供了视觉依据。以至于山水的变迁、生活的变化不再抽象,人类的前世今生有了形象可感的视觉记载。

    摄影是发现美、凝固美的艺术,也是一门唯美与缺憾并存的艺术。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易留下种种无从避免的缺憾。摄影又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艺术,无论对于人物表情的瞬间性把握,还是为朝阳暮色下的奇观造像,都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

    天下奇观和优美的动态表情对于摄影家来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期的机缘巧合。景致在四季更替与朝暮变化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内涵。何况是捕捉奇幻的自然景象和精彩的生活瞬间,拍摄者更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跋山涉水,于寻觅中把握最能凸现审美感受的山川表情。

   记得在照相机不甚普及的年代,摄影工作者大多是一些因工作分配所致的技师。他们大都缺乏审美意识且不明画理。直到画画的人拿起相机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记录在胶片里的时候,才扫除了摄影中的审美盲区。画家出身的冯伟,即是最早拿起相机记录生活感受的摄影拓荒者。

    摄影创作需要发现美的眼光和再现美的方式,也需要全面的修养和健全的体魄和胆识。摄影所现对象是大自然,对于美的发现与把握多受制于环境季节性的光和作用,时常呈现出不尽人意的一面。因而在大功告成之时,明智的摄影家大都会由衷地感念造化之佑。

    风光摄影是一门由天时地利人和作用而成的艺术,变幻莫测的气候给景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风光摄影的成败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变数。在光和作用下,大自然的非常之境都是无穷变幻中的一瞬,既不可触摸,又无法储存,无异于海市蜃楼。当照相技术宿命地遇上了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凝固造化之美便有了可能。

    集画家与摄影家于一身的冯伟,自从步入西藏的那天起,便折服于它的神奇与美丽,从此再也停不下蹈险求真的步履,一心要将所见所感呈现在一幅幅不同寻常的影照之中。于是,身居京城的画家搁笔停业,重整行囊,六进西藏,数次死里逃生,像是以生死历练取经的唐僧,在捕捉大自然神奇瞬间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历险的摄影故事。当数以千记的美景呈现人前的时候,人迹罕至处留下了他永恒的人生怀想,作品由此富于了非凡的情感忆绪。

    倘若从报告文学的角度回顾冯伟的摄影创作经历,似乎他九死一生的历难过程更为动人心魄。数千幅风光奇观和人物生活照,一旦与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摄影过程联系在一起,使人不由地如是遐想:冯伟此前的绘画创作、小打小闹的摄影实验、善于发现美却难于持久的艺术秉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为雪域高原造像所做的种种准备。当西藏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被凝固成永恒的画境时,也就兑现了他此生的生命意义。从此种意义上讲,冯伟为大自然造像呕心沥血,仿佛付出生命的全部。正是此等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心,才使作品中充满了人格魅力。

    逆境之所以能造就作家,就在于非常的人生命运所致的经历磨砺了意志,成就洞察世界的火眼金睛。对于最终走出逆境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而言,其经历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此理之于作家如此,画家如此,其他艺术家亦复如此,冯伟《情缘西藏》的摄影创作就经历了各种传奇故事。险象环生的拍摄过程没有使他胆怯,相反使之番然顿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他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藏区腹地,决心将高原谷地的神圣高洁的内心世界反映在摄影之中,使其富有表情的美妙瞬间成为永恒。怀着此等使命感的摄影家,自然不避艰险,全身性投入其中而乐此不疲。摄影创作由此超越了自身局限而变得神圣而富有历史使命感,因而作品所现充满着幽古清远的天堂之美。

    雪域高原的神奇在于变幻莫测的内在魅力,在于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仅仅局限于外部描写,无以揭示其内在的美妙,只有深入腹地与之心灵对语,才能感受其宏富的一面。有志为她传神写照的摄影家,不仅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和吃苦耐劳的体魄,也须有万死不辞的探险精神。

    画家出身的摄影家冯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长期的生活历练造就了他深入雪域高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敬业精神使之有幸感受到藏区深处的美妙和神奇,并将其一一幻化成摄影作品,使之成为美的永恒。这是他有胜于同时代其他摄影家的可贵之处,也是他不辱此生使命的原委所在。

    冯伟多愁善感,对于美的形态有着独特的敏感,而感知美的意绪却每每不够长久,甚或时有见异思迁式的跳跃性思维。然而,此等独特潜质正好暗合了摄影创作的特性,对于美的敏锐洞察力在照相快门的喀嚓声中得以圆满实现。

    大凡人物画家都有以速写捕捉人物动态表情和生活场景的能力,人物画家出身的冯伟深谙其中理数,对于最能体现生活情状的动态表的把握,成了他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法宝。所摄人物的瞬间性情态大都是在对象不经意之中抓拍而成,毫无人像摄影的匠气。以至于观者在与影照中的人物相对而视时,总有一种觌面相遇的感觉。这在给观者带来亲切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向往之情。此即冯伟西藏人物摄影的魅力所在。

    对于最佳瞬间的及时摄取,既提高了人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增益了影照人物的亲切感。常人司空见惯的生活情节、人物表情,成了他展现生活气息和内心世界的摄影佳作,以其最能体现心理意绪的瞬间凸现一方水土中的人情风貌。如果说《情缘西藏》中风光摄影的魅力,在于以画家的眼光凝固了种种天籁之境的话,那么,表现那一方水土中的人物摄影则缘于他钟情于藏族同胞的爱心。惟其如此,摄影家才有可能在诚心相对中,由表及里地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去深入发掘最能体现其深层意蕴的心理表情。以至于种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美妙,种种情绪变化的瞬间,种种泛于脸上的腼腆红晕,成全了冯伟人物摄影中的经典。

    冯伟在摄影艺术上的成就,使得向往那片神圣土地而未能前往的人们,遥隔前山万水感到了她的神奇与美丽,由生命之源的雪峰冰川而感念起上苍的哺育之恩。

    从某种意义上讲,冯伟摄影艺术中所展现的光明智慧,是其多才多艺、转战多方的人生反映,是情与境融、意与物化而至物我俱忘的艺术境界。

    冯伟《情缘西藏》摄影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也只有像冯伟这样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光辉顶点。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家又投入了笔墨言情的绘画创作。我相信,他一定能心想事成,一定能给我们一个新的惊喜。

 
                                             戊子深秋  陆籽叙记于灯下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家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研究员、教授,著有九部艺术类学术专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09-02-1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