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陈安仪
帮助跟纵容的界线我问女儿:“今天如果有一个人,虽然他很努力工作,但因为他爸妈生病了要花很多钱、太太过世了、孩子又还很小,那我们捐钱给他,这叫做什么?”
女儿很快地回答:“做善事!”
“对,因为他需要帮助。好!那么今天如果有另外一个人,他好吃懒做,每天打电动、喝酒、赌钱,当他没有钱来找你借,你还把钱借给他,这叫做什么?”
“……”孩子们的词汇不够,回答不出来。
“这叫做纵容。”
我接着说:“我们帮助一个人,是希望他变得更好,但是纵容一个人,并不会让他变得更好。就好像如果将来有一天,你们做了不好的事,妈妈如果没有责怪你,却还帮助你一起去做坏事,那就是纵容你。这种帮忙,不但不能帮一个人,反而会害了他,甚至害到自己,知道吗?”两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你的水壶打翻了,你自己该先赶快把水壶扶正、拿抹布来擦桌子,这是一种负责。坐在那边等别人来帮忙,叫做依赖。我们要学习自己负责,不依赖别人,同样的,也要学习分辨哪些情形值得帮助、哪些不值得。”
我花了点时间,希望让孩子了解,所谓“天助自助者”,帮忙别人并不是无条件的。除了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也要区分什么状况应该?忙,什么行为不值得我们帮忙。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有些女孩很傻,爱上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还自以为在帮助对方、改变对方,没想到自己正在做傻事,一辈子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变成这样!
****************************************************************************************************************
想要并不等于需要
我看女儿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便耐心对她说:“你知道吗?想要并不等于需要。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但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
女儿睁大了眼睛望着我,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比如说,你说你很羡慕人家有露营车,里面有厕所、床……可是,我们买不起露营车。但是我们虽然没有露营车,一样可以去露营,对不对?所以,露营车就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想要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可是,上学需要铅笔。没有铅笔,就不能写字。那么,铅笔就是你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想要的。”
“我们人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是想要的东西很多。你需要的东西妈妈一定会买给你,但是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靠你自己存钱去买喽!”
“而且,人的想要经常会改变。人有时候会很想要这个,但过几天又想要另外一个东西。像你上次要求我买彩绘指甲机当生日礼物,结果过一阵子你又说你后悔了,比较喜欢织毛线机。所以,想要经常在改变,当你有想要的东西时,不妨等一等,以免看到更想要的东西时,钱花光了就没有钱买了。所以,我建议你不用急,等你存到二百二十元时,再做决定。”
女儿叹了一口气,狡辩说:“可是我觉得我是需要波妞,不是想要波妞。」”我知道她理智上已经听懂,只是情感上不能接受,所以笑了笑不再说话。
其实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讨论。孩子当然不会马上就懂,这个课题也是我们思索一辈子的课题。但是,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要求她自己存钱,主要也是教导她选择与等待。
前一篇:每天花费2小时的运动值吗?
后一篇:绘本里了不起的爸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