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二宝话题二胎育爸观点慢爸观点 |
分类: 2013育爸年【胡思李想】 |
要二宝,爸爸你准备好了吗
要二胎后,会增加家庭经济压力,会分走大宝的爱,育儿矛盾增多……其实,当你只是把要二宝放在想的层面时,要准备的实在太多,甚至有些困难感觉难以克服。但当你真正决定要二宝时,原来你要做的准备不过就是接纳现状,以及随时做出调整的态度。
爸爸们的困惑
@flora:我感觉养一个小孩已经很费钱了,再要一个,需要多花很多钱,我不想因为多要一个孩子,降低现在家人的生活质量,也不想因为这个让自己太有压力。
@点点爸:大宝是姥姥帮忙照看的,但姥姥打算帮我们照顾到孩子上幼儿园就不管了,老人想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找保姆,我们不放心。所以,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前,不能轻易要二胎。
@乐乐爸:人家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不管是不是吧,我真的非常爱乐乐,我害怕有二宝后,会分走我对乐乐的爱,乐乐会感觉受伤。
二胎爸爸,一往无前
@朵儿爸:大宝还是二宝,和经济压力没有关系。我们和下一代生活质量的高低,重点不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好坏,许多富二代有钱,但精神是空虚的,发生的不少坑爹事件,已经说明了问题的根本。所以,我选择要二宝,主要是考虑下一代在亲情关系上的完善。
@田田爸:爸爸主要是要做好有了二宝后的物质准备,关注早期大宝的心理变化,积极调整添加一个宝宝后的教育方式。
@小su: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既要照顾好宝宝,也要对待好妻子,这是我自身需要克服和转变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因此去抱怨二人世界的时间减少。我相信男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是不同的情感架构,有了两个宝宝之后,我的情感只会因此更为丰富和充实,我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因为两个宝宝而更加密不可分,我会更加满足。
专家爸爸李一慢的建议:
当你真的想要二胎的时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经济的准备:两个孩子的养育费用并不是一个孩子的double
很多人认为养育两个孩子的费用是养育一个孩子费用的双份,其实真不是。如果说养育老大的费用是1的话,养育两个孩子可能就是1.3或1.4。在养老大的时候,很多东西是被浪费掉的。养两个孩子会更倾向于选择实用的,能满足孩子基本需求的东西,而且有些东西可以重复利用。
我们生老二的时候,是我们小家庭最困难的时候。那时正是我事业转型期,老爷子生病到病逝,我有8个月的时间辞职在家陪他,而且我太太一直全职,还有房贷,二宝还是黑户。但是我认为有两个孩子,家庭会更完整。所以,我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生活的要求降低,反倒觉得生活很简单、很快乐。所谓的生活质量更多是精神上的,没有必要用一个限定的生活品质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
爱的分配的考量:给每个孩子百分之百的爱
在对两个孩子爱的分配问题上,是父母对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的爱,而不是一百分的爱平均分配给两个孩子。套用一句俗语:“一碗水端平。”很多人认为的是有一碗水,端平,给老大不能少,给老二也不能少。你直接端两碗水就好了,这样就不存在孩子互相抢父母的爱。现在的社会,也不存在只有一碗水的情况。所谓的一碗水是什么,爱是什么?爱就是时间。我们给予孩子的关爱,就是陪伴的时间。你陪伴他们就是最大的一碗水,也是最重要的一碗水。
夫妻二人世界时间减少的考量:全家一起活动更美好
我们坚持自己育儿,所以二人世界肯定会减少。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孩子参与的,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所以不能简单说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夫妻共同时间减少。以前是夫妻两个人,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就一定要把亲子关系加进去。如果爸爸参与育儿的时间比较多,反过来也能促进夫妻关系。再者呢,夫妻关系的好坏有标准吗?没有。以前两个人一起看电影,现在换一换,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或者到游乐场,生活方式或许比以前还更健康呢。
育儿矛盾的考量:重新看待夫妻关系
有人认为有了二胎之后,矛盾成倍出现,会影响到夫妻关系,这绝对是错误的观点。和经济压力是一样的,育儿矛盾也不过是一胎孩子的0.5倍。妈妈们要做的是,巧妙的将老公拉入育儿中来。
运用框架性策略将爸爸拉入育儿中
在拉爸爸进来的时候,妈妈要有抓大放小的框架性策略。具体来说就是从一个最小的,最容易成功的方面让爸爸参与进来。抱着
“只要你参与,肯帮我忙就不错了,做得好不好我都接受”的心态就好了。少批评,多鼓励。这样,他会觉得很愉快,会感觉“我太太很需要我,我的孩子很需要我”,参与积极性也会很高。到了两岁以后,给他更具体的事情,比如请爸爸给孩子读书,每天一刻钟。妈妈就围绕一刻钟的时间做很多准备工作,通过其他的事情来衬托出老公的一刻钟,让爸爸感觉一刻钟很享受。
打开心结,接纳爸爸
有的爸爸从原生家庭中没有学到如何照顾他人,育儿中角色转变很慢,或者几乎没有转变。碰到这种丈夫,妈妈要拿出当年选择他的勇气,用同样的做法,去重新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传递给一家人,传递给孩子。比如说老公喜欢玩游戏,有了孩子之后,全家一起玩,才能在玩的过程中,制定出正向的规则。可以限定时间,如只能玩十分钟,互相监督,还可以比赛等。妈妈们要做的就是重新打开你的心,重新看待问题。与其担心、焦虑和老公对立起来,不如敞开心扉去容纳他。
专家解惑:您觉得两个孩子之间间隔多大比较合适?
我认为两个孩子相差4岁是最合适的。从教育周期来考虑的话,差3岁,一个小升初,一个初升高,家长会比较累。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考量是,年龄差4岁,可以避免老二正在哺乳期,老大上幼儿园正经历分离焦虑。小孩刚踏入社会,他会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此时,逼着老大天天上幼儿园和父母分离。孩子会把两者联系起来,绝对地看待这件事情,认为父母是因为有了老二,必须让他上幼儿园。他可能会担心,父母是不是不想要我了呀,孩子会产生一种抛弃感。
(采访:妈咪爱 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