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爸什么样,我就什么样!

(2014-03-13 09:13:58)
标签:

爸爸书单

我爸爸

绘本导读

育儿

分类: 看葫芦爸爸读绘本

老爸什么样,我就什么样

/李一慢

(李一慢,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儿童阅读公益机构爱阅团发起人;亲子教育专栏作者、著有畅销育儿书《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

 

【开头】

在家庭中进行亲子共读的妈妈居多,因而我组建的故事妈妈团队,组织的故事妈妈培训和故事妈妈进课堂等活动中,妈妈占了绝大多数。这也和育儿中妈妈的主导地位相匹配。

不过,作为一个“知名”的故事爸爸,我还是欣喜地发现更多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在鼓励和引导爸爸们参与育儿、参与亲子阅读的优秀图画书。比如这一本修订再版的《我爸爸》。

老爸什么样,我就什么样!

老爸什么样

    就我所知,关于“我爸爸”的绘本多由妈妈们购买,怀揣着各种美好的幻想,交到爸爸们的手中,就好像我当年心怀叵测的买了一本《我讨厌妈妈》一样----反倒是增强了儿子对妈妈的喜爱和依恋。不同的是,这本书完全给爸爸们提供正能量,因为书中给爸爸明里暗里提了好多要求。

    比如,可以在体格上要求爸爸们:爸爸要很强壮,我要学他样;爸爸最好个子高,我要有事他来帮手;爸爸要有宽宽的肩膀厚厚背,背起我来才不累。

    比如,要在能力上要求爸爸们:爸爸在工作,我来凑热闹;爸爸要唱歌,我张口来应和;爸爸要和孩子齐玩闹,蹦蹦又跳跳。

    当然,爸爸也会告诉孩子行为规范:有时候,有些话不能说;有时候,不能偷偷张望;玩玩闹闹也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

    最好,在孩子想睡觉的时候,爸爸的胳膊要有揽过孩子的魔力,还一边哼唱着催眠曲……

    原来,这不仅是“父亲应该怎么样”的教科书,也是一本简短的睡前故事书,一本爸爸专用的睡前故事书。

 

    娃就怎么样

    研究过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方法很多,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就是“榜样示范”,这是从大自然界中得到的纯自然教育法,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六岁前孩子的“自我发展”靠得就是模仿。孩子的大脑在快速发育中,空白处很多,吸收性很强,纯洁度很高,富于模仿性。他们无法对环境中遇到的一切进行辨析,会照单全收地刻进身、心、灵----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之中就得到好的印象,反之就吸收坏的,“习于善则善,席于恶则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在亲子共读《我爸爸》这本书时候,被其中暖暖的爱意所打动,我能体会得到孩子们的心也随着形象有趣的画面、简短风趣的语言欢快起来。我也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们能这样对待他的孩子。

    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是其中最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儿童的榜样,儿童是父母的镜像。“早教”的内容,实质上就是父母每日在婴幼儿面前的一言一行。不经意间,父母的一举一动就已经“开发”、“教育”了孩子。

 

    回想起来,我们自己的成长,多是跟着父母的脚步,推敲推敲一下自己,很多方面是父母的拓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这是最真实的教育。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应当合乎道德规范,不要做我们不希望他们模仿的行为;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让他们毫无防备的身心成长空间充满真善美。

 

    好你自己

    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我们要做好你自己,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最佳范本我们多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是在向父母学习,孩子的教养不够,显然是父母自己的教养不够的体现。父母的榜样作用的价值体现在亲子关系的稳固上。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信任父母的思考、决定和表达,接受父母传递的一切信息,并进行过滤和分析,吸收,固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

    为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供模仿的案例---孩子能观察和感受到的每一次工作或游戏。父母的一切言行,孩子都会模仿,而且非常放心地模仿,从不担心后果。

 

    在一次讲座后,有位爸爸当即就表了决心:我周一到周五工作都忙,都甚少回家吃饭。早上出门,孩子没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我一定一周拿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来教育孩子。这里面就有一个误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不在那刻意的陪伴,而在于平日。你周一到周五如何“放弃”家庭,“忙于”工作,抽不出那本能抽出的时间来陪伴家人、陪伴孩子,就是在教育孩子将来如何对待家庭、对待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自我否定的强大勇气,你目前的样子基本上是孩子将来的状态。要知道,爱孩子就是给予孩子时间。

 

    有人会说,我也知道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可是我生来就喜欢玩,不愿意读书;我就是一个运动狂人,当然坐不住,这可如何是好?

    了解了自己的特点,然后去选择自己喜欢自己适合的方式养育孩子,大家都轻松。玩也好,运动也好,只是你要带着孩子在你最熟悉的领域把广度和深度上慢慢发展就好。

 

我向来不反对“爱与自由”,但这样的家教理念对父母的要求很高。很多家长自己还没摸清楚,就在此口号下“弃权”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说得执政的事,用在家庭教育上一样行得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做到,非常困难。用“双轨制”的家长,结果必定是威信扫地,教育无力,走向家庭教育的“邪路”。

 

【尾声】

    叶圣陶说过这样的话,“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是榜样的力量,是每一个爸爸应该拥有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