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常爸道育儿与夫妻关系育儿父母世界 |
分类: 2013育爸年【胡思李想】 |
育儿考验夫妻关系
文/李一慢
胡
董文才:为早教打牢基础,全职2年做奶爸的外企员工,女儿3岁
刘勇赫:主张孩子成长“靠”父母的孩子王,女儿1岁
季晟康:出版人,恰好在孩子出生前后做起了童书,育儿也要无为而治的崭新爸爸
话题一:育儿之痒
话题二:育儿一致性与夫妻关系
话题三:育儿中的平衡术
话题四:改变对方,不如调整自己
【导语】
都说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恋爱时被“忽视”的不在意的缺点被放大,或者当初觉得是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比如受赞赏的“爱干净”变成了不可理喻的“洁癖”,比如很有味道的“烟草味”成为家庭污染的源头。再加上本来“隐藏”或“被隐藏”的理念上的不同也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
再加上孩子!
李一慢:
最近我发现,育儿问题引发夫妻矛盾的比例很大。在俩人世界中,双方出现的问题是由双方来面对,一方示弱或妥协还是比较容易和好。有了孩子后,出于对后代的生存能力的担忧,和对自己的“家庭教育”的信任,会加剧因育儿而产生的矛盾。
比如在养育婴儿期,基于双方共同工作的实现,双方老人势必或多或少地参与,这会让两代人的教育观念的差异迅速扩大,在吃喝拉撒睡的养育问题上暂时达成的妥协,在孩子教育任务愈加繁重时,矛盾会慢慢凸显。
胡子:不可能没有这样的矛盾。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有两个很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安全感的来源,男人特有的天生的安全感,和妈妈给予的身体安全感相互补充。一个是对家庭和谐起到阴阳平衡作用。由于孩子对母亲的依赖,身体上依赖,生活上依赖,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爸爸的平衡力量,不像妈妈那样具体,是通过无形的力量维持家庭平衡需要的力和点。一对夫妻结婚以后,孩子的出生让本来相对和谐的两个点又多了一个点,势必会失衡,夫妻要知进退。
季晟康:
你能不能保证对方所有的理念和你一样?你是否已经调试到合适的尺度?妈妈没注意到问题你有没发现?我觉得做爸爸的要多关注一些小事情,做好服务。
我们解决不了孩子母乳啊,奶水够不够的问题,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妈妈比我们敏感多了,马上会去查找解决方法。同样,她们的焦虑状态也比我们快多了。等我进入焦虑状态的时候,她已经找到答案了,对我说“快点快点快点”,安排我去干这个干那个。有时候,我想参与,却有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她又会说“走开走开走开”。但是我们可以帮着解决妈妈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去瞎捉摸。听她的安排就好,安静地走开。
刘勇赫:
我发现,有一些妈妈没给爸爸更多展现的机会。丈夫还是像以前一样,早出晚归的上班下班;睡觉变成了一个人,睡眠质量也没有收到丝毫影响;家里多了一件小玩具,想玩就玩一会,不想玩就干自己喜欢的事……妈妈感觉非常委屈,她为爸爸着想,又辛苦带孩子,丈夫怎么就没有一点“表示”呢?有意思的是,丈夫做着原先的自己,也觉得把妻子安排在家看孩子非常正确,因为女人嘛,就应该做这些事情嘛!如果妻子抱怨,丈夫会说,我在外面挣钱多不容易啊!你不就看看孩子吗?
李一慢:
从爸爸们的角度来看,一开始对于新生儿的喜悦,在无数新增的育儿工作之外的继续事业上的奔劳,而且在早期几年的“母子一体化”的“排斥”中,育儿理念和参与力弱一些的爸爸,就会退避三舍,并且会以此为理由,或者另外寻找比如“我全面放手”、“我是散养”等理由放弃育儿的重任。
怎么办?
季晟康:
把被妈妈们忽视的事情办好了就好。其他的,安心地当好观众,鼓个掌就好。家里的事,你再细,也没有女人心细。爸爸们多跑腿就好。
刘勇赫:
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很多专家都认为必须注意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强调“母子一体化”的科学性,鼓励母亲陪伴、母乳喂养、母子同床……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样做并不是说孩子的培养与成长问题由母亲一个人来完成,也不能成为妈妈忽略丈夫的借口。妈妈要依旧把“照顾”丈夫排在第一顺位,在夫妻统一的前提下,把孩子排在第二顺位。
董文才:
爸爸要主动参与到妻子和孩子之间的种种重要时刻。我们对于孩子的孕育都有着严格的计划,我一直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得知妻子怀孕后,爸爸就应该积极参与。不过,我觉得有两件事非做不可,其一是让妻子的心情轻松,二是坚持陪着妻子散步。爸爸们可以通过这两条让准妈妈身心康健。
李一慢:
如果我们不讨论妈妈如何的改变和调整,我们看看爸爸们的需求和爸爸们可以做到的种种。
胡子:
改变对方,不如调整自己。在孩子3岁后务必站出来,从“妈妈的怀抱”中承接孩子安全感中心的作用,开始给孩子提供精神的力量,这是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后的安全感来源,是将来孩子良好品质的源头。
现在的家庭经常出现阴盛阳衰的不平衡现象。可惜的是,许多母亲表现出的强势,不能代替父亲的阳盛。适当地示弱,不仅仅是给对方机会,更是让自己轻松,让家庭和谐的智慧。
董文才:
分工和计划同等重要。爸爸妈妈要根据各自特点略作分工,其依据是各自工作状况和发展方向、在家的时间长短、学习背景和个性特点等来做调配。根据这些我在孩子1岁半到三岁的时候,选择了做一个全职爸爸。现在看来解决了之前的和隔代教育理念、方法不同的矛盾,也平衡了我们夫妻间的分歧,形成了 统一针线。
胡子:
如果两人都要管执行细节,很容易产生冲突。爸爸妈妈要事先把大方向谈定以后,都不要干涉对方的具体处理方式,也会减少为一些教养方式的小事争执。
出现意见不合,绝不荡着孩子的面吵架和质疑。“忍”过当时,另外找时间沟通,得到一致意见后,依然由执行者出面。
李一慢:
虽然我现在是个全职爸爸,但我觉得父亲负责陪孩子玩、阅读、户外活动和动手动脑有益于夫妻关系,尤其就培养男孩而言。如果父亲参与到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引发夫妻争执的几率会大一些。这也是父母亲的天性使然—父精母血,生养孩子并保护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是母亲的天性。
【结语】
育儿正是因为夹杂了父母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乃至各自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很多的问题都是初为父母在育儿道路上的第一次,你的选择需要时间来印证,无论如何,良好和谐的夫妻关系是良好育儿的基础。与其因为孩子而“委曲求全”,不如搞好夫妻关系吧!
上期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爸爸妈妈们努力做好自己,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工作,看到你如何与他人相处,看到你如何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且在陪伴和孩子的前提下,发展和成熟自己。而且,我们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夫妻和谐相处之道,也为他们提供者相亲相爱的示范和影响,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有利于正常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构建他们对情感、家庭和婚姻的认知,影响着他们将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