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图画书的精彩与书目

标签:
无字书无字图画书儿童书目 |
分类: 看葫芦爸爸读绘本 |
图画书中有一类很奇特---无字书。不过,无字没关系,孩子们总是喜欢读图,看图。就我家看过的60多本无字书做些总结。
前40种适合3岁左右开始阅读,后26种建议5岁左右开始阅读。
适合低龄阅读的无字书,分两种,一种是像《米菲的梦》、莫尼克那样的亲子阅读入门书,单页大图,角色单一,情节简单,趣味性强。另一种是像《不得了的野餐》、《忙忙碌碌的农场》那样的整页大图,大场景,人物众多,让孩子满地里寻找这个寻找那个。
无字书集锦之一
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可以“阅读”像《七号梦工厂》、《小红书》那样的具有明暗线索,但总体上情节不算太复杂的无字书。
还有一些无字书,貌似简单,需要孩子反复翻阅,也需要家长多了解一些背景、线索以备孩子询问和讨论,比如《变焦》、男孩儿和熊系列。
1、《米菲的梦》
2、
10、莫尼克无字书
18、大拇指无字书
27、郑宗琼
29、波罗历险记
35、安野光雅
36、
39、彼得·史比尔
41、
42、
43、男孩与青蛙
49、大卫·威斯纳
52、约克·米勒
54、
56、彼得·史比尔
57、
58、
59、
60、男孩儿与熊绘本系列
63、
64、
65、安野光雅 旅之绘本-英国
66、
(以上推荐基于我们家的阅读状况。另外,听说“大拇指无字书”第二辑出版了,还有一套引进德国的“春夏秋冬”认知无字书,都没有看过。)
我们称无字书一般说得是无字图画书。按图画书=图X文 的经典定义,无字书更像是十足的“图画书”,只有图没有字。
无字书有何特点?
无字书完全用图画来说话,暗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孩童用眼睛来接受信息,从具体大战到抽象。
我看无字书可以分为单页、多格。前者比如莫尼克的无字书,一幅幅完整的画面展现一个故事;后者比如《男孩、熊和爵士诗人》、《雪人》等,尽管有大跨页那样的单页,更多的是用多格不同大小的画面来推进故事。
显然,后者比前者复杂的多。
整个无字书中,图的大小,多少,都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经常可以看到一页中有多大8、9幅以上的小图,密集表现人物的动作、事情的发展,而如果是一幅大图的画,可见这页会成为情景的重点,故事的高潮。比如在《疯狂星期二》中,连续的两页3连幅后,立马跟着一张青蛙们腾空飞行的跨页,然后是飞蛙们驾临人们的居住区,飞蛙们和床单的遭遇,飞蛙们在老奶奶家里看电视,飞蛙们追吓狗儿,阳光初升飞蛙现形,还有最后的警察办案疑云。这些跨页大图都在点明情节发展的关键点、趣味点。
《雪人》中的漫天飞舞更具备精神点化的作用---当然对孩子的震撼因人而异。
无字书中因为没有文字来铺垫、推进故事,所以特别注重利用图画来“叙述”,镜头感超强。
无字书注重设计感,以弥补或有别于,甚至于超脱文字叙述。
无字书难读吗?
确实。因为无字书不需要读。家长们要是硬要读,当然难。孩子总是喜欢先看图,看到的无所谓难易,看懂的无所谓多少。我们不要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非要去引导编读,亲子共读也好,独自翻阅也好,是孩子在读,留点儿空间,留点儿余地给娃娃们,好的有趣的无字书有魔力让孩子们反复阅读。
不难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