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浪亲子大讲坛梁晓声书香家庭网上家校育儿 |
分类: 儿童阅读公益【爱阅团】 |
周末,新浪亲子大讲堂请来了知名作家梁晓声跟大家分享“家庭的影响力--我们怎样做父母”。讲座从历史上父母们的不同状况讲起,聊到父母给他的影响,聊到知青为何有不同的“命运”,还给当下的家长提了一些建议。
以下为大致的文字记录。不全。
当下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和平而乏幸福感;稳定而乏公平;人多而人心冷感。
很多人借助浮躁来宣泄浮躁。
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底层有被欺骗之感。
今天的社会仍然需要启蒙。
父母的成功与否,需要好儿女来证明。什么是好儿女呢?
你们希望他是善良、正义、对人生技能有进取精神的人?
还是,所谓精英、成功的人,住别墅,开豪车,做官高升,生意兴隆,文体明星,女儿嫁入豪门,儿子光宗耀祖?
(此处与家长互动,明显看出对第一个描述,大家认同者居多,而作家作为对立面提出的第二种,家长们则有自己的看法,主要的在于“鱼与熊掌可以得兼也”)
一旦把机遇也算成成功的要素的话,就没啥道理可说。
我们允许儿女平凡吗?
家长成了家庭体校的训练员,儿女成了运动员。
物质匮乏会让家长忽视孩子的“心性教育”,更多的是教育“如何击溃对手,成为优胜者”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
1、
2、
3、
可以告诉孩子,平凡绝不是平庸,也可以平凡得很优秀。平凡可以很可爱,平凡可以很可敬。可爱,人们愿意帮助;可敬,能活出平凡的幸福感。
进行这种教育时,家长不能沮丧。
家长和孩子要读文。文学的文,文史的文。多读了就会有思考。
家长不要老想着我怎么教育孩子给个123条“干货”,要读书,要思考。
对于学前的孩子,要教他们善与智。
善是一定要教的,晚了根本不行。可以通过共读来教,不能把这个责任交给保姆,交给教育机构,他们只是“看”孩子。
上了学的孩子,要教他们宽容和理性。
播下了善与宽容的种子,一定会让其他的种子扎根。
到了中学还没接受理性教育,可能会成为一个反社会的人。
几个建议:
孩子尽量少上网。只要当成工具就好。
推荐可以一起看的电影。
《西蒙妮》,小学生可以看。虚拟明星引起广泛关注,可以跟孩子讨论,不要成为盲目的追星族。
《楚门的世界》,初三以上可以看。说的是一个从出生就被置身于一场电视节目中,不经意间,陷入社会预设的人生框架。
《出租车司机》,高中可以看和讨论。去除美国病,谁来拯救美国?一个卑微的出租车司机,能吗?
一个国家不能把自己的公民变成这样,这是国家的耻辱。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暴力可以被电脑替代。“司机们”的网络语言很短促,当然这也很重要,是抒发的平台。可是,在网上我们的孩子非常容易成为“司机”。
总结下,小学要学习善与智,启发动脑,鼓励更多思考,然后是学习宽容和理性。
最后是八个字的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
知礼、达理、尚文、温文
知礼是有礼貌;达理是懂道理;尚文是不要崇尚权力、金钱,否则一生痛苦、永无幸福感;温文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