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连夜坐火车赶回老家,铁哥们的爸爸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一帮子老同学见面不免唏嘘不己,我等步入中年,老人们渐次老去,为啥团聚一直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翻出2006的一篇博文来,特别的感慨,那时候葫芦爷爷奶奶在北京住着呢。葫芦爷爷是去年离开了我们的,内心悲痛不已。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知道爷爷病了后,我回家和老人家一起过了四个月,和爸爸妈妈打打麻将,种点蔬菜,下盘象棋,每天给老爸按摩……一段小团圆的日子,很美好,永远的记忆:
上周末,我回爸爸妈妈那里去。我特别喜欢老妈包的馄沌,以及老爸炒得韭黄/蒜黄炒肉丝。而每次去他们也都会准备这些,他们永远记得子女爱吃的东西。
在等饭熟落座的时候,打开了电视,看到重播的7日7频道正在播放一个孝顺儿子照料生病的老母亲的事。那位中年男子幼年丧父,是母亲把他带大,老了老了,要享福了,结果神志不清了,在家里又打又闹得,中年男子只好把妻子儿子“赶”出家门,自己在家里照料什么都不能自理的老妈妈。镜头里看到他服侍老妈吃饭穿衣洗澡换衣,老妈妈还不停的咬儿子的手和胳膊。儿子偶然发现自己唱一些老的歌曲能够让母亲平静下来,就找来老的歌本,每天给母亲唱老歌。。。记者问什么感想?他只回一句:他是我母亲啊。。。
让人眼睛湿润。
吃饭啦,我妈叫我。
揉揉眼,站起身,去吃饭。这时,电视里主持人说,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妈说,哪里都是这么说,但是你们都很孝顺啊。
我心里暗自惭愧,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更多的时间是他们二老过,现在他们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俩人在家里打麻将。
父母其实不怎么喜欢北京,不就是有我这个幺儿在这里么,年年来北京过上半年一载的。现在还好,他们慢慢适应了,再加上家庭有了新成员,增添了新乐趣。另外,还给老妈办理了一个公园年卡,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老爸凭老干部证免费进出各公园,而老妈只好在外面等了(他们一辈子节省的人,遇到门票稍高的地方,就这样一个在园子里转,一个在圆外面转。还好,大多数的有意思的公园在他们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我都陪他们去过了。)他们觉得北京的公园可真是多啊。也多亏有了这个卡,为了让它发挥最大效应,我们一家人现在基本上每月都可以一起去1-2趟公园。
但是,总觉得为父母做得太少太少。父母生养我们六人,从老大开始都是安排到外地学习工作,计划着把我这个老小放在身边的,可就是我让他们操心的多,跑的地方又多,离家又最远。结婚生子是晚了又晚。没少让父母操心挂念。。。
抓紧吃完饭,拿出新买的染发产品,给老妈的满头白发作个“修饰”。这次买的产品不错,化学品的味道没了还有淡淡的香味,还有一次性的围裙,老妈感叹现在的产品真是厉害,又说了她常说的话,“老了老了,还可以享受儿子给染头发的待遇,满足了满足了”。。。而之前,我是拉着老妈去美容店去染发,花了2百多,她老人家虽然没有批评我,但是再把她哄进美容店已经是不再可能了,于是就自己买来自己做小工。呵呵,每次效果都还不错。而且,在位妈妈服务的过程,母子间亲情的渲染,父亲笑咪咪的旁观,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染好了,还有个程序是洗头,以往都是妈妈自己去洗头,这次我过去帮她洗头,妈妈有点哽咽,说,“我自己可以的。。。”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头呢。
我是一个脾气很倔很急的人,有时跟父母说话都很急躁,虽然内心里非常非常爱他们,从来没有表示出来,有时候还跟他们发点小脾气,他们关心我吃饭吃不好坚决反对我“减肥”,我回去的时候有时都早上炒菜给我吃,要不就非得要我吃2个以上的鸡蛋,我都跟他们大声地嚷嚷,表示反对。
我想以后我不能这样了。这些都是父母给与的爱,无论如何,都要接受。父母之命,我们听了能做得真的不多了,我们小时候听父母的,我们长大了,父母就要听我们的了,我们还有多少事情是听他们的呢?咱们可一定要在平日,多陪伴他们,让他们身心愉悦,才是最好的孝顺。
开博的时候,自己说,不要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个周末的7日7,那么普通,却有点不平常,以后我要多做些,多听些--写在这里提醒自己,不要等父母年华不在,空有孝心!
----以上写于2006年
我在写这些的时候,老妈又在给我炒韭黄呢,一边念叨着,我的手艺可比不上你爸爸啊。老妈还要炖猪蹄,因为赶回京的火车,就没有让妈妈做,她还引以为憾,说,“这次回来的太突然拉,下次提前给你炖好”。
我们爱孩子,如同我们的父母爱我们;我们爱父母,我们的孩子才会爱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