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都去看儿童音乐剧《雪童》

标签:
儿童音乐剧雪童北京儿艺安徒生剧场菊儿胡同育儿 |
分类: 儿童影视【月月观】 |
这个周末,北京可真是冷啊,偏偏周五停驶,我们带着葫芦腿了老半天才有空车。这么冷干啥去啊?为去看一场儿童音乐剧《雪童》。这么个冬天看这么个剧到很贴切的。更贴切的是,要是姥姥一起来看就好了,挺能教育姥姥姥爷们的,看完我们这么说。
《雪童》这部音乐剧比我想象中的要精彩的多,虽然故事的情节很”传统“、呈现也很传统:
《雪童》是雪妈妈的孩子,得到姥姥姥爷的宠爱,虽然天性质朴善良,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守规矩,结果冻僵了姥姥姥爷,赶走了春天,得罪了其他小伙伴---原来雪童是小伙伴堆出的雪人,没有给他一颗爱心!
也”亏了“雪童赶走了春天,才又下起了大雪,雪妈妈和小伙伴们用纯洁的雪花做了一颗心给雪童,雪童有了爱心当然要请来春天啊,太阳也来了,他自己融化了。。。
雪童不遵守规矩,不尊重小伙伴,却跟姥姥姥爷说被欺负了
雪童只好跟姥姥姥爷玩。却任性胡为,将姥姥姥爷冻僵了
春天来了,雪童即将融化了
作为“独生子女”代表的雪童本性其实纯朴,还救过小伙伴呢,但是姥姥姥爷却溺爱,反倒养成了雪童的不良性格。特别在是经过雪妈妈和姥姥姥爷的“教育理念斗争"中后者获得了”胜利“之后,老人们的溺爱更加变本加厉。
就剧中的教育而言,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雪妈妈”轻易地”放弃了对雪童的教育权,虽然雪妈妈和姥姥姥爷的冲突呈现好像很激烈,但她“来无踪去无影”,没有像歌曲里唱的那样给雪童“爱”,有的只是“拯救”;二个是有点“母系氏族”的影子哈,雪童是没有爸爸的。爸爸的缺位也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
毕竟是儿艺啊,专业水准比较高,比葫芦之前看的《老鼠嫁女》《孙悟空》等剧目要精彩的多。演员们的表演都很好,特别是姥姥姥爷,估计似乎年纪最大的演员了,可是动作幅度力度饱满度却是最好的(我们觉得哈),把可爱又可恼的姥姥姥爷演得很出彩;还有那个小喜鹊不仅机灵,表演的好像比其他小伙伴更投入。
剧场人气挺旺,包括葫芦在内的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在观看,没有之前看儿童剧时候的喧哗。
要说有啥改进之处,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文学奖”等好多奖项的这部儿童音乐剧的歌词,有一部分我个人觉得不是很流畅;还有,儿童剧演出中特有的与儿童互动的部分比较生硬。
《雪童》是单场独幕,舞台整体很不错,但就一个大大的跷跷板这一个道具也略显单调了些;服装看上去好看鲜艳,但仔细看造型一般,色彩还不那么丰富,主要的三黄三红二白。
对于葫芦来说,他说,”这个音乐剧很好看“。我们一般不主动去说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回到家后,晚上睡觉前,葫芦还组织大家一起听葫芦爸爸讲雪童的故事呢。
代表葫芦小盆友感谢某姨某姑给我们这个欣赏音乐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