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儿喉炎葫芦急性喉炎育儿 |
1、错误判断葫芦的病情,发烧到第四天才去医院
话说上周带葫芦玩了一天,周一出现发烧症状,我们当成一般性上感,没怎么在意,给予退烧药处理,喝的美林。第二天症状加重,我们看了咽喉发红,认为是扁桃体炎症,给予阿奇霉素消炎和退烧药处理。多吃水果,主食喝粥。第三天夜里高烧,咳嗽开始,声音很空杂,葫芦自己也觉得胸口闷难受,我们依然没有果断送医。直到第四日上午去最近的三甲医院就诊。医院里咳嗽发烧的孩子很多,排了近一个小时才看上医生。老大夫听了心肺后,说是喉炎,又指导那2个学生前胸后背地听听不同喉音肺音啥的。虽然确诊还是让查血。葫芦很是勇敢,没有扭头,直面那个抽血的针管。葫芦血管细,护士鼓捣了半天,才抽了3ml左右的鲜血,葫芦一声不吭。葫芦老爸都难受死了。嘿嘿,不仅仅是心疼,健壮的葫芦爸爸有点儿晕血。
检查结果下来,还有点儿病毒感染。大夫说要打针,我们家一般都拒绝抗生素输液治疗,再加上我们没有认识到喉炎的危害性和厉害,就拒绝了。医生就给开了阿奇霉素、自产的吐根糖浆(祛痰)、豉翘(中成药)。
那个豉翘中药简直太苦了,我冲开水的时候就觉得比我吃的上清丸的味道只重不轻,就加了冰糖。葫芦第一口根本没喝下去就吐出来了。妈妈说捏着鼻子喝吧。葫芦海真的捏了鼻子,我手里还拿了冰糖说喝了就放嘴里,葫芦才勉强喝了半份。
用药后没有什么疗效,第五日的晚上开始发烧一直在39度上,最高到39度7,而且葫芦的呼吸难受不可忍受的间隔越来越短,这才想起医生临走时叫回去交代的话的重要性:如果呼吸窘迫时要立即送医院来。我和葫芦妈妈再也睡不好觉了,轮流陪着他,本来想当晚就去医院的,不巧是家里车送修了,且外面下着雨,就决定次日一早就去医院。我是快3点沉沉睡去,葫芦妈妈一直坚守着!期间几次被葫芦难受的呼喊声,那时候葫芦的嗓子已经嘶哑了,呼喊的声音很低,但是表情很痛苦,双臂紧张,双拳紧握,嘴里说:让我咳出来吧。每次我都难受的要命,葫芦妈妈都痛苦地流泪。
中间几次量体温都在39度1、2的样子,我认为是稳定的了(哎,真是没办法,把39度2这样的高温都说是稳定的体温)。还是坚持早上再去医院,真是无知者无谓啊,我是今天才认真地把喉炎的相关文章看了不少,很是后怕。
2、第五天去医院打针,葫芦第一次输液
1)没办法,抗生素和激素都来吧
不到7点就起来了,给葫芦熬了粥,喝了点就去医院,八点刚过到了医院,挂了号都是第10号了。候诊的过程中,葫芦难受依旧,把量体温的阿姨和分诊的护士都给急的不行。可是还得排队啊,哪家的孩子不都一样受着病痛的折磨啊。有一个手是开药的中年人直接往里走,被护士给拽出来,你看人家孩子都痛苦这样都在排着,你怎么好意思。
还是周四那个大夫,她啥也没说,就说打针吧,又听了听心肺,说还好。开了药剂,我一看,好嘛,连地塞米松都上了,就问这个激素必须打么,医生说,他现在呼吸痛苦成这样,用少量激素是最好的治疗。我这次没再坚持,没想到葫芦同学第一次输液就是抗生素与激素齐飞!
2)共情和移情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
排队交费,排队领药,排队打针!葫芦在注射室门口,说我害怕。葫芦从不要打针,昨晚我就开始做他的工作了,为了治好病不难受葫芦可以接受打针了。现在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哪能退啊,还是先“共情”,我就对葫芦说,打针啊人人都害怕,毕竟是用针头扎到肉里。可是我们打针时为了治病,不经历这个小痛苦,病就好不了。葫芦害怕是因为现在还没打,只是想到会痛,说不定还不痛呢。葫芦说,打针肯定痛啊。我说,痛的话,你就哭吧,我们打针痛的时候都哭来着。说这些时,葫芦已经坐在了椅子上。护士很有经验,就接着我的话说,你看阿姨都换了一个小枕头,尽量让你少痛啊。葫芦依然紧张地看着护士准备药水,在手背上拍打。接着我就“移情”--转移他的注意力,你看你衣服上的人是不是奥特曼啊(觉得自己比较无耻啊,明明禁止葫芦接触奥特曼,却利用葫芦喜欢奥特曼来转移话题),可是人家葫芦根本不理我,看着护士把枕头扎进血管里,葫芦只是咧咧嘴,没有哭。护士在调整针头角度和在手里绑一个小纸盒的时候,葫芦也疼的咧了下嘴。
我很惊讶,葫芦还是很勇敢的,我又间接夸了他:别看我们个子很大,实际才4岁4个月,护士听了,果然夸我们葫芦这么小就这么勇敢,真厉害。
3)输液时要跟孩子说相对准确的时间
然后,就到观察室坐着了。期间葫芦很难受,都一直忍着,不停地问我多长时间好啊,我就从40分钟开始,他过一会就问,我就递减下去。这样,让葫芦觉得时间在缩短,输液的那种烦躁感希望能得以降低。有的家长老说,很快就好了,没多长时间了,会让孩子更加焦躁不安,自己也会被问烦。
4)雨中通风处自我观察
输液完,医生说最好再观察观察,让我们都外面空气流通的地方去呆上半小时,如果症状不减轻,就得考虑住院治疗了。
正好外面下着雨,我们坐在另外一个楼的雨搭下。葫芦静下来,轻松不少,咳嗽依旧,好像海烧,但经不是那么难受了。
过了半小时,我们又去诊室,人真多啊,先量了下体温,37度3,我觉得已经很低了。那个护士看到了,就说别在这了,这里空气多不好啊,抓紧回去吧。我也想,应该看看葫芦第一次输液的效果如何,而且住院不住院得回家商量商量,而且,这家医院儿童病房已经没床位了,即使住院也是到另外一家医院,我想如果到了5点左右还不好转,就直接去那家医院好了。于是就回家去了。
5)终于退烧了
回家后,体温从39度,慢慢降到38度多,到了傍晚就在38度以内了。葫芦的精神也缓和,咳嗽的声音也不一样了,难受的次数也少了不少。
下午,那几种药也坚持吃。退烧药只吃了一次。第6日夜间没有发烧,咳嗽也减轻了。大概睡了个安稳觉,好像葫芦妈妈夜里睡不着,起来看书来着。我也是7点多就醒,试体温觉得没有问题了。
3、怎么会得了急性喉炎呢?急性喉炎怎样分辨
1)葫芦的病因:疲劳和着凉
和很多幼儿疾病一样,春秋是儿童喉炎高发期。诱因是儿童受凉啊疲劳啊(深刻地检讨和自责:葫芦发病前一天就是葫芦爸爸带着他走了不少的路,坐了三趟公交车,在奇奇乐园玩的很嗨,在回来的车上又睡着了,回到家里有动脑,又动手,又动脚),加上妹妹那几天啦肚子,多少有些病毒在家里徘徊寻找机会呢。
2)搞清楚儿童喉炎的症状
儿童喉炎的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挺像的,容易开始被我们忽视。周一发作,周二下午症状(按我们最早错误的判断为上感)减轻,葫芦还出来玩,并且去上了围棋课。实际上,喉炎患儿应该好好休息,避免活动,因为活动容易刺激喉咙。经过这次,判断是否喉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出现咳嗽后,要密切注意咳嗽的声音,如果咳嗽时时“空空”(书本语言室犬吠声)的声音,最好就去医院。我们家葫芦是周三出现咳嗽的怪声的,若是当天去就好多了。后来声音嘶哑,看着葫芦细细地说话,心里那个难受啊。
如果,我们错误的认为“空空”是嗓子被咳得受损发出的声音,那么一旦出现孩子认为胸口闷喘气难受的样子,最好去医院。
3)从咳嗽的变化来增加判断
喉炎有的发烧有的不发烧,发烧的高低也不同。就是要从咳嗽的声音和呼吸的变化来判断。一旦出现“空空空”的咳嗽声,或有呼吸困难等症时,我们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去,绝不可以因为孩子发热不高或没有发热而掉以轻心,更不要因半夜交通不便或是嫌冬天夜间寒冷而不去医院。
后者,也是这次要葫芦多受苦的我找的“借口”—自家车不在、下雨了、后半夜啥的。
4)发病时呼吸难受胸闷
葫芦病中难受时,总是发急,我们总是劝导他,都咳嗽这么厉害了,发急只会更难受,请葫芦多忍忍。葫芦总是忍住,但过一会就是剧烈的咳嗽,葫芦老说,痰咳不出来啊。我就跟他说,葫芦喉咙那里没有痰,是有炎症才想咳,葫芦不要去咳他,只要保持呼吸就好(后来知道是喉炎了,更反复跟他说,要他难受的时候尽量保持呼吸。因为孩子的喉咙狭小,发炎后呼吸管道更加狭窄,如果他自己再紧张发急,更容易阻塞呼吸—最严重的症状就是呼吸因阻塞导致窒息,必须切开喉管救治!)
5)发病时要稳准散
还好,我们从错误的判断开始,都能够跟葫芦良性沟通,稳住了葫芦的情绪,避免了哭闹,防止了缺氧症状的发生。
我们的判断虽然是错误的,但是用药倒还规矩,基本准确,没有用镇咳、镇静类药物,避免出现排痰困难。
还有,因为葫芦妈妈在“治疗”孩子发烧的过程中,很注意通风,散热。
其实,影响我们没有就诊的一个原因是,甲流的严重引起的担心。
4、怎样预防小儿喉炎?
经过向医生咨询,和在网上百度的资料,预防儿童喉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一、小儿急性喉炎是呼吸道疾病,所以婴幼儿应避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场所,即使是冬天,房间也应多开窗通风。
二、天气骤然转冷时,要注意给孩子及时增加衣服,避免受凉。
三、尽快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偏食可引起营养不良,继而可引起喉炎反复发作。
四、如果家中幼儿属于身体较胖生长快或者是缺钙小儿易患此病。
对于缺钙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染上急性喉炎,特别是那些身体较胖、生长较快导致相对缺钙的小儿,更易发病且反复发作。
如果孩子的急性喉炎反复发作,可以考虑补充钙的摄入量,可减少发病或复发机会。
五、平时多户外锻炼。多见阳光。
六、现在不光属于甲流多发期,也属于平常的感冒流行期,更要尽量少带小儿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传染。
七、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室内定时开窗通风。
八、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九、适当多吃梨、生萝卜等水果蔬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昨天,葫芦生病第7天,咳嗽还是没好,动静还挺大,但是那种让人难受的声音没了,喉头水肿也小了,葫芦的呼吸通畅多了。晚上我回到家,葫芦强打精神要跟我下棋,真是个好学的好好孩子啊。下了一盘,我就叫停了,下棋也是个劳神劳力的活啊,不能多下。葫芦又说做作业吧,坚持做了3题就再也不做了。
宝葫芦,快点好吧。
Ps:上上周妹妹肠炎。这半个月葫芦一家真是没消停啊。国庆马上就来了,希望俩个宝宝身体好好的,我们可以到处去看看啊,实现国庆的玩乐计划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