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杂志 改版号】华夏地理 黄袍加身

(2007-07-12 20:36:29)
标签:

国家地理

华夏地理

ng

黄框

分类: 育儿书刊【周周看】
在期刊界,黄框是一个象征,也是一种信任。之前,很多杂志,人魔狗样的在封面上加着黄框,我家里有的大概有10多种吧。
 

【读杂志 <wbr>改版号】华夏地理 <wbr>黄袍加身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大陆中文版水落石出,与国内顶尖的期刊集团之一的时尚搭正式搭上了,时尚集团下的《华夏地理》成了美国国家地理的简体中文版,也使得小黄框在中国若干个杂志若有若无的现象隔一段落。
 
我不知道,以后NG是否还会给其他杂志供稿,当年华夏地理就是从NG特稿这么发展过来的,大概在2004年,我曾经还写过读者来信,指出作为“华夏”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这么勾勾搭搭是极其“错误”的呢!
 
这次华夏地理黄袍加身,估计对CNG的影响最大吧。但是,同任何国际大刊进入中国一样,如果只是做一个cp(借用一个网络名次,内容供应商),其国际名刊的领先优势是未必能平滑转移到国内刊物上的。
 
不过,NG对于内容生产的严谨和不惜血本是国内任何刊物所惧怕的,当然也会逼迫CNG不要老增加广告、老是弄一些不着调的“专题”来唬人,甚至是阿谀。
 
当然,之前华夏内容单一,靠图片撑面子的现象希望能通过此次改版改变之。
从首期来看,“大文章”也就可数的几篇,国际化和“华夏”的结合还算不错,封面文章当然与英文版相同,不同的是在大篇幅的翻译文章后,跟着国内的相关文章。
来自英文稿的还有冰人、二氧化碳、鸟等几篇。二氧化碳那篇也有国内的内容参合。
很有看点的还有中文版的特稿:孔子归来了。最后的开平碉楼也是我想读的东西,因为前几天77纪念前后,电视台播放了碉楼的专题片,我没看全,一直惦记着找更多的内容看呢。
 
总之,改版号的内容,我看行。
 
作为,华夏从华夏人文到华夏到黄框华夏的见证者,我祝愿华夏地理和国家地理的结合成功。
 
上次看了广告就要订阅来着,明天就电话他们吧。
 

附录:改版号的卷首语

  我们的杂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月开始,《华夏地理》杂志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创刊已有119 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期以顶尖的编辑品质成为世界期刊的典范,每个月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提供了来自地球、甚至更远的角落的信息与体验,那封面上的黄色方框代表着一扇探索的窗口,通往我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中国大陆的读者终于也可以加入这全球探索的行列了。与《国家地理》版权合作以后,我们不仅在杂志的内容上能更加深入汲取这丰富的地理知识泉源,同时也将引进更多的活动与教育资源,在“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上为中国读者尽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改版之后的《华夏地理》仍然将一贯地坚持关注中国的人与土地,从本地的角度为我们的读者提供最亲切和深刻的报道。中国广袤的土地有太多值得报道的素材、太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应该挖掘的事物,作为一本中国杂志我们会继续为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而努力。
  因此,在我们封面上的那扇黄色的窗口其实是个双向的门户,它带领读者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也探索更深入的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