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碌着快乐着,我志愿—2006年企业志愿者分享会

(2007-01-30 18:40:21)
    企业公益伙伴网络-志愿者服务中心2006年8月成立至今,多次组织员工志愿者活动。通过创新性的活动,企业员工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资源相对匮乏的民间公益组织和他们扶助的群体奉献爱心和时间,在全社会助燃志愿精神。
    中心在过去的工作中接触到许多朋友,他们来自北京的四面八方,在不同的领域工作,但有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2006年12月5日是第22个国际志愿者(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这一天,中心邀请来自企业的志愿者和媒体及民间公益组织的朋友齐聚一堂,畅言自己志愿经历的收获和感动,探究企业对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的支持政策和制度,讨论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困难和困惑……这些是企业志愿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讨论相互借鉴经验、分享体会,将有效促进志愿工作的持续和拓展。

支持篇——企业给予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大力支持

    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目前部分企业内部已有组织协调志愿者工作的协会或小组,如安利志愿者协会、惠普(中国)CSR委员会、壳牌(中国)志愿者协会、摩托罗拉(中国)志愿者协会等。这些组织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推动员工志愿者活动由自发、零散和不定期的活动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志愿服务转变。
    除了内部的志愿协会,各个企业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安利公司2006年初开始定期召开志愿者大会,每年评选十位志愿者明星。明星志愿者通过演讲和分享志愿经历和经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志愿工作。

惠普(中国)从2005年开始有全职工作人员负责公益事业。 
壳牌公司制定了配比基金政策——业余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每人30元/小时(上班时间做志愿者没有配比基金)。同时壳牌邀请子公司员工加入志愿者协会,通过内部网络积极宣传协会活动,让别人知道协会做了什么和即将做什么,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摩托罗拉(中国)推崇“终身志愿”理念,倡导员工积极参与到各项公益事业中。 
微软(中国)为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专项预算,为员工给志愿者提供配比的资金和三天的带薪志愿者服务假。但由于平时工作忙,大多数员工还是选择用周末参加活动。现在申请带薪服务假的员工只有1/10左右。
困惑篇

困惑之一 —— 志愿服务中是否该宣传推广企业形象?
    企业员工志愿者活动是否与企业形象推广结合起来?参会者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观点A:赞成在员工志愿者活动中宣传和推广企业,这样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公益想象,带动其他企业的参与热情。
观点B:志愿服务中不应该有宣传推广的成分。如果需要宣传企业可以设计专门的推广活动,而且志愿行为加品牌推广并不是最省钱和最有效的广告方式。所以抛开企业形象效果会更好。只要告诉被服务群体,我们是志愿者就足够了。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摩托罗拉代表曹世涛的说出了大多数志愿者的想法:关于志愿者活动要不要与企业宣传连在一起的问题,不必太过强调,顺其自然即可,既不强调也不掩饰。志愿服务工作也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即满足被服务群体的需求就可以了。

解惑
    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目的是助人而不是对某个企业进行广告宣传,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了帮助,志愿工作就算是成功了大半。但志愿工作需要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加入,所以志愿工作需要宣传自身,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帮助了哪些人。这项工作也是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任务之一。
    志愿工作中的员工参与,离不开所在企业的支持和鼓励。当员工志愿者集体出现时,不用刻意宣传,企业的痕迹已经显露。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一方面表明某个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对其他企业有示范效应,有利于员工志愿者队伍的壮大。
    所以,在志愿服务时,我们不需要宣传,因为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志愿工作和企业形象最好的广告。

困惑之二 ——志愿者活动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员工志愿者活动才算是成功?ABB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环境事务经理郑世文先生提出这个问题。
    壳牌代表认为“参与”本身就是成功的标志,只要参加了,并且用心去做,就是成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活动中员工有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志愿者而言是最大的收获。摩托罗拉的代表曹庆涛也认为,成功的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标志是获得认同感,志愿者从被服务对象得到认同,使志愿者得到激励和鼓舞,以保持长期的热情,促进活动的可持续开展。记得一个孩子说过“你的话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话对志愿者影响很大。另外,成功的志愿者活动应该有好的结束。摩托罗拉的志愿者活动后,公司会发调查问卷,了解员工体验和需求,以便在下一次活动中改善和提高。
    志愿服务有很多领域:助残、教育、环保等等,每位志愿者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志愿者的兴趣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很重要,摩托罗拉的志愿者李岩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的活动我不感兴趣,参加起来就比较被动。所以更愿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包括社会上的组织。”
    惠普公司代表认为,活动的创意是成功的前提。现在志愿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活动的创意。有创意的活动不一定是大型的活动,最好能涵盖不同的方面,如从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生活这些微小的方面开始。

小结
    成功没有标准,但衡量一次志愿活动是否成功,有很多制约因素,参与、创意、兴趣、诚信和可持续。
    首先是参与,志愿者的参与和奉献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如何能吸引志愿者参与呢,这就是活动成功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创意和兴趣。
    活动要有创意,当然创意不意味着花哨,而是能涵盖更多领域,让志愿者有更多选择。如说到环保,就想到植树。如果每次活动都只有植树这一种方式,难免会让人生厌。其实环保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在办公室开展少用一次性纸杯的活动,志愿者可以做宣传员,同时负责监督协调和效果统计。这种简单的小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
活动符合志愿者兴趣也很重要。志愿的前提是自愿加入,员工当然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所以应该提供多种可能性,符合兴趣能让志愿者在服务时发挥最大能量。
    还有一点就是活动设计和组织协调方的诚信。惠普公司的代表说,惠普也鼓励员工参加社会上的志愿活动,但活动来源于哪、如何判定、怎样监督、如何评估和报告等问题是企业和志愿者本人的最大担心。而这些工作正是像志愿者服务中心这样的项目的主要任务。
    最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可持续性。如果一项活动设计得有创意,能吸引很多志愿者参与,符合参与者的兴趣,也就具备了持续开展的条件。

困难篇

困难之一 ——如何保证志愿服务的时间?
    时间,是所有员工志愿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平时的工作已经很忙碌,再抽时间做志愿服务,会感到力不从心。志愿工作和本职工作的时间常常冲突,所以报了名却无法参加活动的现象经常发生。对于企业中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员工来说,这一点感受更加真切。
    壳牌的员工志愿者工作有专人负责,当然也是兼职。平衡日常工作和志愿者组织协调工作并不容易。只能做到尽量兼顾本职工作与志愿者工作,尽量选择周末时间做活动。具体组织协调工作由团队共同分担。
    由于时间的原因,一次性的活动容易动员更多的人参加,而长期开展的项目,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相对困难很大。如壳牌员工参与的国际青年成就(中国)的培训的课程,开始有50多个人报名,一些人报了名却无法参加培训,虽然每周只有一次课,而且同一个团队已经有替换措施,但还是存在冲突(如团队成员同时出差)。真正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员工,单身比例较大,有家庭的人更难分身。
    摩托罗拉的员工志愿者活动都在周末开展,这样相对容易保证参加活动的时间。即便如此组织活动比较困难。

总结

1.选择休息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企业员工平时很难分身,即使企业有带薪服务假等支持政策,繁忙的工作使志愿者无法用工作日参与志愿服务。所以选择休息日是最好的选择。
2. 储备替换志愿者
3.用工作的态度对待志愿服务
    自然之友的志愿者提出两个概念的比较:志愿活动和志愿工作。活动给人相对轻松的感觉,而工作则相对更需要认真对待。所以即使是志愿服务,也应该用工作的态度对待它,一旦报名参与,最好不要轻易放弃。
4.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来自爆米花网的李龙祥先生认为,企业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样有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组织志愿服务工作时应该有意识告诉准备参加的人,即使志愿服务是出于自愿、不计报酬,但它也是工作,有规范和制度的约束,甚至有一些惩罚措施。如集合时迟到罚款,同时申明该款项将捐赠给需要帮助的群体或个人。

困难之二 ——如何记录和评价志愿工作?
    记录和评价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和效果,对志愿工作的持续开展意义重大。但如何忠实地记录和评价?企业组织的集体志愿服务工作,记录评价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员工自发参与的活动,很难记录,更无法评价。
    安利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可以供大家借鉴。各地的安利公司有专门负责的人,统计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内容。每年还会评选出十大志愿明星,到各地宣讲志愿服务经历。同时,通过总结大会、培训和年度表彰等方式加强各地志愿者的沟通和联络。由于地域跨度比较大,这些记录内容和活动信息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官方网站和内部网络发布,

办法
     对员工参与志愿服务进行有效记录和评价,是所有参会企业共同的心愿。虽然员工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但若因此而不记录和评价的志愿工作,将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传播和推广。当然,各个企业可以简单记录每次活动的人数、服务的内容和时间,但不同的记录方法和评价方式,又有碍于企业间的交流和经验借鉴。
     如果由公信力较强的第三部门担任这一角色,可以规避上述弊端。具体办法如下:
1. 建立统一的记录标准和评价办法
2. 通过网络(www.fdi.ngo.cn)邮件等方式把记录和评价信息发送给每位志愿者,接受大家的监督。
3. 建立员工志愿者交流论坛,方便企业间的志愿者交流。

收获篇——我志愿,我快乐!
     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付出的是时间、精力和热情,收获了感动、认同和快乐。在助人中自助,是每个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员工的切身感受。通过国际志愿者日的分享,志愿者服务中心收获了更多珍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与大家重温和分享——

1. 资源的有效调动
    志愿者本身拥有许多资源。志愿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志愿者运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常常能提供实际的帮助,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志愿者邀请自己熟悉的媒体资源,帮忙传播志愿服务工作。

2. 影响决策者和同事
    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影响到决策者很重要,他们更能带动员工参与。同时,要影响身边的人。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每个员工都愿意参与志愿工作,那么已经有志愿经历的员工可以扮演“志愿宣传员”,向同事“推销”志愿服务的理念。

3. 取材生活,讲述自己的故事
    摩托罗拉代表曹世涛认为,虽然志愿者不是专业人士,但对有些项目,如教小孩子,还是驾轻就熟,孩子们都很快乐。志愿者们给孩子们讲物理、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努力给孩子们启迪,帮助他们融入社。没有专业的实验室和硬件设备,教学所需素材几乎全部来自生活,如用用生活中常见的风扇、水杯做物理实验,效果很好。这样也避免孩子们误解,以为只有在高档的物理实验室才能获取丰富的知识。
    壳牌的JA项目有自己的培训教材,志愿者在实际运用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效果非常好。亲身经历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4. 化整为零的工作分配方式
    组织志愿工作时需要协调者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琐碎的工作。如果所有的工作都一个协调人完成,难度很大。应该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具体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小组长或志愿者骨干,化整为零。

5. 掌握沟通和联络的技巧
    有些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成员来自不同企业,团队工作更有挑战。这时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细节上的注意。如用电子邮件发出活动信息,最好再电话确认一下,以保证对方确实接收到信息。细节上的点滴能有效帮助工作顺利进行。
    志愿者之间要多加联系,对于每次活动都参加志愿者,要培养其成为核心成员。志愿者之间的联络不只限于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如组织不定期的聚会,方便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6. 对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期望:
a) 希望像国际志愿者日这样的交流分项活动能够持续
b) 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能参与到这个网络中
c) 希望请志愿者中心继续和企业合作,组织员工志愿者活动
d) 建议建立公益频道,收集、记录、存储志愿者们参与的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的公益活动。(爆米花视频网可以提供技术和平台)
e) 希望企业间联合行动,如共同开展环保行动,在办公室减少一次性纸杯,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生活。

    分享会开始前,志愿者服务中心献上了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送给所有志愿者的礼物,一段感谢和肯定的文字,相信它已经铭记在每位参会者心中:
“这个国际志愿者们共同的节日里,让我们看到那些全世界的志愿者们为整个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就让我们记住每一位志愿者的贡献,无论这些贡献是大是小,都会使世界因此而产生美好的变化。”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不知不觉中,预定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已经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大家似乎仍意犹未尽。志愿者,这个承载改变、平等、梦想、快乐等诸多美好元素的群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附1 志愿者服务中心简介

                            企业公益伙伴网络志愿者中心
    2006年8月企业公益伙伴网络-志愿者服务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服务中心是企业公益伙伴网络的一个独立的服务机构,旨在通过志愿者的创新性参与和实践,计量志愿工作的时间和成果,扩大志愿人才储备,推动和优化社会服务。现阶段志愿者中心主要为企业员工志愿者和民间公益组织会员服务,通过设计、组织和评估志愿者活动,让企业员工真正参与到民间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和弱视群体扶助的工作中。

我们倡导

    志愿精神
    为自己     为企业    为社会

我们服务  我们推动  

    企业的志愿者贡献时间和才能
    企业的志愿者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
    企业内部建立自己的志愿者活动小组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员工志愿者彼此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企业员工志愿者的服务得到尊重和认可——定量而持续地记录    
    志愿者的贡献
    企业支持员工的志愿服务
    企业志愿者的服务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得到评估、推广与宣传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06年开始,企业公益伙伴网络项目组织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如微软员工志愿者系列活动——“我为盲人讲电影”和“帮我实现梦想的大朋友”。志愿者服务中心启动之后,和牧羊地儿童村、济慈之家合作,开展了“关爱孤残儿童”和“做一天你的眼睛”的活动,天创数码集团和华远地产的员工志愿者利用周末带领孤残儿童游玩和参观,帮助他们进一步融入社会,感知世界。
    在“天堂的颜色2006首届残疾人暨孤残儿童美术作品展期间(10月10日-25日),配合摩托罗拉(中国)、微软(中国)和拜尔(中国)的三场企业专场活动日,中心组织了三次员工志愿者活动。来自三家企业的百余位员工担任起义务讲解员、展馆协调员和助残助幼志愿者的角色,为前来参观的热心人士和残障朋友志愿服务。
    通过员工志愿者的努力和付出,盲人、聋人、肢残人、孤残儿童和智障人士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时通过中心这个媒介,企业认识了民间公益组织,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已经开始或正在筹划定期和长期的员工志愿者活动。


附2 部分企业员工志愿者交流的平台:
安利志愿者: 
http://amway.youth.cn/
摩托罗拉人
http://www.motorola.com.cn/motorolan/0610_special/ 
壳牌 社会与环境
www.shell.com.cn
待补充!

附件3参会名单:

王艳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对外事物部主任
 
毕蕾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公共事务部—社会业绩经理
 
商巍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员工志愿者协会总干事
 
黄洪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员工志愿者协会宣传干事
 
吴怡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员工志愿者协会项目干事
 
王江红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外部事务顾问
 
曹庆涛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李岩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工程师
 
郑世文
 ABB(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区环境事务经理
 
翁悦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中国惠普CSR委员会委员
 
裴燕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中国惠普CSR委员会委员
 
周珮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社区事务专员
 
景小磊
 Beijing Review北京周报 记者
 
李龙祥
 爆米花网  副总裁
 
李健
 自然之友 美境 项目负责人
 
张赫赫 
 自然之友  
 
刁娜
 自然之友 志愿者
 
石琼
 IBM国际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资深顾问
 
王忠平
 北京富平学校 员工志愿者服务中心官员
 
赵英杰
 北京富平学校 员工志愿者服务中心
 
张昕
 北京富平学校 公共传播官员
 
栾玉敏
 北京富平学校 行政主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